二百九十三章:革新的中坚力量(2/4)

陈昂才想到秦为乃是国子监的大金主,谁都能得罪,唯独这少年不能。

他不仅有段,还有钱……

这样的人供起来每天早中晚三炷香都不过分。

陈昂收起不悦,又挤出笑脸道:“放心,秦祭酒放心,老夫有数,有数!”

秦为是祭酒,按职位来说陈昂是他的下属。

但他毕竟也是国子监的老人了,一句‘老夫’就是告诉秦为。

兄弟,我也是老员工了,怎么说也要给个面子不是?

金钱的力量很强大。

强大到让国子监的两位大佬,外人眼中的一代学士,都能为之低头。

甚至节操扫地。

秦为心中唏嘘,却不肯让步。

开什么玩笑,老子又是花钱又是请人的,你当小爷是乐善好施么?

若果他在国子监没有决定权,拿这笔钱画的还有什么意义。

秦为淡淡道:“我只想要精英,能够认可并天赋可以学得百家学科的高智学生,可你们却想要博爱……罢了,事先说好,这些人你们可以随便招,但我那里……若不能通过考核,我却是不要!”

“好好好,秦祭酒放心。”

陈昂和甄良一百个点头。

这些学生在他的眼中就是未来,而未来是需要滋养和引导的。

拿什么引导?

学识……不同于当下儒学的各中学识。

只有习得百家所长,才能看清世间百态。

秦为会用各种学识来来引导他们,直至这些人能够真的博百家之所能。

若干年后,这些学生将会是大宋朝堂的中坚力量,潜移默化之后将遍布大宋各地。

保守派的老家伙们!

清流派的风骨者们!

权贵中的既得利益者们。

若干年后,等你们面对着这一群博学百家的对手时,你们拿什么来拯救自己的无知和自私?

颤抖了吗?!

大宋需要革新,彻底的革新。

在这一点上秦为和赵祯都无比的坚定。

历史上的赵祯在庆历新政中期由于顶不住压力,早早地就投降了,而结果就是……他的懦弱和寡断,葬送了大宋原本可以崛起的命运。

从范仲淹到王安石,大宋从来都不缺变革者。

这个朝代还有明白时势之人的。

只可惜在北宋的一百多年中,大宋的改革都是失败。

抛开他们的理念对错不谈,他们败在哪里?

他们败在了被那些既得利益者的群起而攻之。

因为改革必然会触碰到既得利益者的切身利益,所以他们会疯狂反扑,这种对立面一旦形成,就只有你死我活。

那些人的疯狂,吓尿了仁宗皇帝,击溃了新党这群人数本就不多,还意志力不够坚定的小群体。

庆历新政最后崩溃的原因是‘朋党’。

可认谁都知道,新政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党派,而是因为实力悬殊太大,那些既得利益者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才是真正掌控了大宋命脉的一群人。

甚至只要他们想,完全可以推翻这个朝廷,然后大家一起割裂分化。

所以赵祯挡不住了,他害怕了,害怕他的皇位不稳,害怕那些人狗急跳墙分裂了大宋。

可他却没有意识到。

这些人如果真这么厉害,还能轮到你做皇帝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