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 礼制(2/4)

在律法方面来说,朝廷并没有放开这个口子,只是民间这么做了,官府又不管,才会这样的。崇祯皇帝此时重新提出来,自然在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个事情,重新提出来的话,倒也没什么推行难度。毕竟这个规定,本身就是作为特权阶级的特权存在。越是位居高位,享受到的特权就越多。因此,温体仁和曹化淳都没提什么反对意见,只是听着崇祯皇帝接下来会有什么改动?

“朕想得是,在强调开国礼制的基础上,对于那些没有资格的人,手中有钱又想享受他们没法享受到的待遇,可以给出一些他们能达到的条件。比如说,他们的宅子规格如果想高一级,那么必须要做多少官府认同的善事,或者铺路修桥,或者赈济灾民,或者出资兴修水利,或者捐建助学等等;也可以是出钱资助朝廷指定的事情,比如研制一些对百姓有实用的东西等等;包括出门穿着的颜色,款式等等也是如此,也都按朕刚才说得想法来。”

讲完这个,崇祯皇帝又马上接着补充道:“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不同级别的要求不一样,比如只是普通百姓身份,却想把宅子修得比富丽堂皇,比你们都要好的话,那付出的代价就要更大。也就是说,越往后提升一级,将要付出的代价就越高……”

他的这个想法,其实是有点类似收取个人所得税。但在十七世纪这个时候,是没法收个人所得税的。因此,崇祯皇帝考虑了半天,因地制宜,想出了这么一个招儿。那些先富裕起来的人,就限制他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享受。当然,也开了口子,有钱了想要享受也可以,但要付出代价,相当于变相地收取他们的个人所得税了。

这个世界,不能没有商人。但如果让商人的钱财太多,也不是好事,必须要加以限制,这个新想法,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