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6 不就是舆论战么!(2/5)
“陛下,老臣以为……”
后面开口的温体仁还没说出什么话来,就被崇祯皇帝打断了,就见他强势插入一句道:“他们当然有,无非是找那些笔杆子污蔑而已,朕都在这了,他们还怎么污蔑?又不是只有几个锦衣卫在这里!再者说了,朕已经让锦衣卫刘卿亲自去拿口供物证,此事乃是板上钉钉之事,不可能再有颠倒黑白之事!”
温体仁听了,不由得摇摇头,皇上还是年轻了一点。他虽然是江南人氏,可贵为首辅,又是皇帝心腹,屁股坐在皇帝这边的,就出言点醒道:“陛下,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南浔镇以外的人怎么看待这事。陛下在南浔镇的事,虽然是陛下亲眼所见,可外地的人并没有见到。如若那些江南文人、官绅齐齐颠倒黑白呢,笔杆子在他们手中,他们怎么写都成,私下传诵,陛下所言之效果便会差了。老臣说句不好听的,搞不好还会让陛下背负了恶名……”
见到温体仁的这些话,崇祯皇帝终于明白了真正的问题所在。
自古以来,笔杆子掌握在文人手中,他们怎么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如本朝的正德皇帝,甚至亲自上阵杀敌,还亲手斩杀了蒙古鞑子,那一战过后,蒙古鞑子几十年不敢侵犯大明。这么大的事情,就因为正德皇帝不为那些文官所喜,史书上一笔带过,轻描淡写,就如同普通人放了个屁一样寻常就过去了。最终正德皇帝在后世的印象中,就是个不正经的无德皇帝而已!
想到这些,崇祯皇帝不由得冷笑。他算是明白了,这次南浔镇的事情,虽然他们无法在欺蒙自己。哪怕刘兴祚拿到了证据,可他们的笔杆子却依旧会乱写,到时候颠倒黑白,在江南一代传开了。离南浔镇远一些的地方,不了解事情真相的,都会被他们蒙骗。如此一来,不但朝廷国策在江南推广,很有可能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自己都可能会落个暴君之类的名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