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东西方差别(4/5)
张一凡马上知道,朱元璋同学还是听劝的,估计是锦衣卫去各地核实有结果了,郑士元算是清官,就放出来了。
于是,他自然是恭喜,祝贺郑士元云开雾散,大难之后有大福。结果又让他没想到的是,郑士元说他要告老还乡,回家种田去了。
看到张一凡愣住的样子,郑敬学便解释道:“我爹当官,一心为国为民,却突然遭遇牢狱之灾,如若不是驸马一番言词,最终还不知道会怎么样。而且如今为官,俸禄微薄,甚至都没钱给我娘治病,亏了驸马给得那些钱,才治好了我娘。因此我爹想了,还不如回家种田算了。”他和张一凡是算熟人了,知道张一凡是个什么样的人,因此,这样的话,他也敢说。
哪怕他爹在边上挤眉弄眼的给他打眼色,他也无视了,把真实情况说了下。
张一凡听了,还真得是有点唏嘘。洪武朝当官的,还真不止郑士元一个人有这种想法。
之前有个尚书,也是告老还乡,回家种田去了。朱元璋不理解,就偷偷派人去核查,结果他派去的人到了地方后问田间老农,那谁谁谁家怎么走?
结果这个老人就是那个告老还乡的尚书。这个事情,张一凡是记得的,只是名字忘记了。
类似的事情,他看过的至少有两个。像郑士元这样的好官,如果辞官回去种田,还真是老百姓的损失。
可是,如果郑士元不辞官的话,除非捞些外快,要不然养不活一大家子,也是个问题。
在洪武朝当官能当的滋润的,必然有其他财物来源。想着这些,张一凡感觉,自己有必要找时间和朱元璋同学好好聊聊了。
就不知道以前聊得几次事情,朱元璋同学有没有听进去,最好也能问下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