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加了大料(3/4)

蓝玉却是压根没多想,无所谓地随便一抽,抽到了一根长一点的,也就是以白色外袍的‘倭寇’为对手。

那太监宣布之后,张一凡和蓝玉就回到了点将台下各自的位置,重新站好。

这场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就这么一会的功夫,雨已经小下来了,眼看着就会停下。

不过,绝大部分人都已经淋成落汤鸡了。

但是,点将台前的这些军卒,从头到尾,始终未曾动过。就连靖海侯吴祯手下的那些“倭寇”,也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由此可见,底下这些军卒,都是大明军队中的精锐。

再说点将台上,吴祯向朱元璋请旨道:“陛下,那末将去安排比试了?”

朱元璋听了,却是看着他,突然宣布道:“如若卿能领兵击败这两支队伍,朕封卿为靖海公!”

这话一说出口,顿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那些原本在关注底下情况的文武官员,纷纷看向朱元璋和吴祯。

打败这两支队伍,就能从侯爵升为国公?

开国这么大的功劳,一共才几个国公?吴祯这是走了狗屎运,竟然能获得一个天大的机会,进爵为国公?

一时之间,那些还不是国公的武将,不由得非常羡慕。

要知道,吴祯的手下,那是三倍于比试队伍的兵力。哪怕是用倭寇的武器,可能不是很熟悉,没有好好准备,可优势也是非常大的啊!

那蓝玉确实是员将才,但是,吴祯能凭军功封侯,实力肯定要比蓝玉强的!

至于燕王,根本就没有真正领兵打仗过,就更不用说了。

换句话说,吴祯封国公,那是大概率的事情了啊!

吴祯这个狗屎运,就连胡惟庸也是非常羡慕的。只是很可惜,他是文官,已经不可能封爵了。不过这么一来,他也有点想不明白了。

朱元璋临阵宣布这个事情,那就是要让吴祯竭尽全力赢下两场比试了。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这次比试,甚至还把镇守边疆的名将都召了回来?

想着这些,胡惟庸很是不解,看看朱元璋,又看看底下两支队伍,一脸地狐疑。

李善长同样也想不明白,不知道朱元璋的葫芦里卖什么药,心中想着:真得有点伤脑筋,自己怎么越来越看不懂这位皇帝了?

而在台下,张一凡也听到了,不由得低声说道:“父皇这是要把我们都按地上摩擦么?”

“闭嘴!”朱棣听到,依旧保持不动,只是低声警告道,“信不信打你军棍?”

“……”张一凡听了,顿时闭嘴。

军中令行禁止,他就不喜欢这点,很不自由。如今是没办法,只好保持安静,抬头看着点将台上。

就见吴祯一听朱元璋的话之后,惊喜交加,在稍微看了朱元璋一眼之后,连忙双手抱拳,大声回奏道:“末将遵命!”

看他激动的,就好像晚一点,怕朱元璋反悔一样。

他哥是江阴侯,他如果进封国公的话,那就是比他哥都要厉害了。

随后,就见吴祯大步下了点将台,犹如一阵风一样赶往白袍这边的手下,开始部署战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