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起点(3/5)
这个起点社的作者所写出来的作品,只要能通过张一凡或者朱镜静这一关,就能免费出版,销售收入而不是利润所得,和作者五五分成。
印刷出来的作品,会放几套去藏书阁阅览室,供百姓借阅,另外的在本地书店销售。如果阅览室这边借阅抢手的话,就会发往其他地方去售卖。
这个香山县通俗文学起点社的成立,规矩的出炉,让罗贯中喜出望外,连忙写信开始呼朋唤友。
朱镜静也喜欢这个,除了研究美食之外,又多了一份爱好,看书并尝试着写书。
不过,她向张一凡抱怨说,可以看得书还是太少了。
对此,张一凡发挥了保存历史巨著的想法,便又开始口述,把《西游记》和《红楼梦》这两部也给回忆了一遍,算是为这个位面保留了两套文学巨著。
他在忙着这些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洪武十年十二月了。这个时候,武备堂的将士们,也已经赶到了京师。
这个时候,南京已经很冷了,零度左右的温度,那是很常见的,一个不小心,还可能下雪。
这让香山县的这些将士,给冻成了狗。亏了张一凡有考虑到,从蓝玉那边调拨过冬衣给他们。
当然了,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们的内心,一个个都是火热的,就等着皇帝的检阅。
并且他们在等待的时候,也没闲着,在朱亮祖的带领下继续训练,就准备憋个大的。
好在他们也没有等太久,毕竟是来自香山县,谁也不敢耽搁,很快就报到了御前。
历史在张一凡的蝴蝶效应下,确实有了改变。
卫国公邓愈,原本在十一月份班师途中病逝,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十二月初的时候,安然回到了京师,担任了中宰相一职。
这个事情,谁也不知道,也就只有听闻消息的张一凡知道,他改变了邓愈的命运。
朱元璋得报消息之后,便传旨让大都督府这边陪同他一起检阅香山县武备堂的军卒。
除此之外,卫国公邓愈自然也被他带了去,另外还有一个人,便是剿倭总兵官燕王朱棣。
不用说,朱棣收到张一凡快马传递的消息之后,便立刻向他父皇请奏,要求跟着一起检阅。
理由是他听说香山县武备堂的军士擅长火炮,而水师海战,更是离不开火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