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一鸣惊人(3/3)
对此,张一凡压根不管,他的精力,都放在了修建柳家村别院和创办玻璃厂的事情上。
柳家村别院的设计图,早在去香山县之前就已经差不多,又经过三年的沉淀,已经更为完善,交给了柳家村的柳五牵头在修建。
玻璃厂的位置,离柳家村也不远。郑敬学从柳家村社学中脱身出来了,就跟在张一凡的身边,跟着忙玻璃厂的事情。
有关的工匠,因为朱元璋之前有许诺过,张一凡就从京师找了最好的工匠过去,人手是不缺的。
几家玻璃厂的股东,钱早就到位了,资金自然也是不缺的。
张一凡把有关玻璃烧制的知识,讲给郑敬学听,并且承诺给了他百分之一的股份,大概就是省了一百零四贯钱。当然,这个玻璃厂的原始股,别人就是再多几倍的钱,也别想买到股份的。
这让郑敬学激动万分,没想到驸马真得给了他股份,那是真得一心扑在玻璃厂上,拉都拉不走的那种了。
洪武十三年三月初,朱元璋那边的钱庄还没影子,还在忙着改制的大事,张一凡这边都玻璃厂就已经建好了,并且试生产,调试配方之后,也能制造出一尺左右边长的平板玻璃。
正好,柳家村的别院也已经修建好,窗户什么的,全都预留着,便直接装上了玻璃窗。甚至风景好的几面墙,都拼装上了玻璃,类似一个大号的玻璃窗。
这一下,屋子是绝对亮堂的。甚至南京这边还有倒春寒,天气冷的时候,拉开了窗帘,还能免除寒风,就能在屋里晒太阳。
修建柳家村别院的柳家村人,都是有几个钱的,一看之下,顿时二话不说,立刻也给自家换了玻璃窗。
由此带动其他人看到了这个玻璃窗的好处,都不用宣传,就有人也想着装这种玻璃窗了。
张一凡的亲戚,特别是几个股东,自然是有资格参观张一凡的别院,首先会去有样学样,又是有广告效应,带动了其他人学。
玻璃厂设在京师里面的玻璃店铺,很快就人满为患,都是过去问价钱的。顺带着又看到店铺里面摆设的其他玻璃器皿,自然也有心动的。
对于玻璃,张一凡压根就不用去刻意宣传,生意自然就好了起来。
但是,张一凡自己却是没关注这些,而是要完成他给朱元璋以及周王的承诺。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烧制,打磨,是重中之重。他亲自给予关注并给指点,给郑敬学讲解了光学的一些知识,让他打造望远镜和近视眼镜以及老花镜。
除此之外,他亲自给玻璃工匠讲解,虎克显微镜的制作。
虎克显微镜是十七世纪中期由虎克发明的,能观察并描述单细胞生物,包括观察到肌纤维、细菌、精虫、微血管中血流等等,打开了微生物学的大门。
当时虎克显微镜怎么制作,一直是个谜,没有其他工匠能打磨出虎克显微镜的镜片,一直到后世才揭秘出来。
虎克显微镜的镜片,压根就不是人工打磨,而是利用重力才有那么完美的镜片。原理很简单,就和水滴一个道理。
不知道的,怎么都不可能得到虎克显微镜,但是知道原理的,只要能烧制玻璃,就能做出来。
这个时候,京师这边,有关胡惟庸案也到了结尾的时候。
三司会审结果并报皇帝御批,胡惟庸被判了剥皮充草,抄家。其儿子手中也有人命,判了死刑。
其他牵连的文武官员,被判剥皮充草的,还有二十一人,流放琼州的五十四人,杖责、罚薪的有三百三十多人。
可以说,这个胡惟庸案的波及面,是远小于原本历史上的。
结果出来之后,刚好是张一凡这边拿出了玻璃成果的时候,京师上下的注意力,一下便集中到了玻璃厂这边。
这不,听说驸马、荣国侯要在朝会上进献千里眼,就连胡惟庸案中受罚的卫国公都出现了,想要一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