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姜伯约的破局之法(3/4)

这位年轻人是诸葛亮攻打天水郡时的降臣姜维,当时天水太守马遵得知蜀汉大军到来,各县都响应蜀军,怀疑姜维等人异心,于是扔下姜维等人,随雍州刺史郭淮逃往上邽。姜维等人追之不及,回城时城门已闭,率领所部前往冀县,冀县也不放姜维入城。所以说他是身不由己,不得已投降的。

投降虽是无奈之举,但是通过这几日与诸葛亮的相处,他对于这个一直活在传闻中的智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越是了解,便越是从心底里敬佩。对方的谋略与为人都让他深深的折服。

在姜维的心中一直认为百姓贵于权贵,但是他的这个思想是为这个世道所不存的,直到遇见了诸葛亮,对方不仅与自己拥有相似的想法,更有能力去实现。然后,姜维开始称呼诸葛亮为“先生”。

而诸葛亮也在与姜维的接触中对这个年轻人越发的欣赏起来,将其默认为自己的弟子,日日让其伴于左右。

“先生,从山川地理图上看,魏军驻扎的位置处于马参军驻扎的南山与王平将军据守的街亭古城之间,我军人数又占优,若马参军在魏军援军到达之前,可以与王平将军汇合。或许还有转机......”

“伯约分析的有理,但是以幼常的性格......”

姜维知道诸葛亮没说完的话是什么,他与马谡有过一面之缘。那时他刚刚投降蜀汉,诸葛亮召开议会的时候并没有避开他,因为马谡是诸葛亮的弟子,所以姜维特意的关注了一下。在他的印象里,这个人恃才傲物,再加上丞相的器重以及大家族的出身,对于王平这种底层出身的将领应该是看不起的。所以他刚刚分析的破局之法,能否行得通还是要看马谡肯不肯放低身段和王平合作。

“伯约,你去统计一下西县百姓的情况,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

街亭,南山山顶,

岳飞正在清点人数,为下一次的突袭做准备。

不远处,李盛、黄袭正围着从魏军那边俘获的几匹战马研究。

“这魏军的战马确实是壮实不少啊,你看看这大腿,当初我想上马的时候,它一蹄子就蹬过来了,还好的身手敏捷,要不现在就残废了。”

“确实看着性子烈,不过你看这毛色,这胸,这屁股,你小子要是把它驯服了,可算是的捡到大便宜了。”

“我又不是没有战马,不是借给王大了嘛。那是我的老伙计,我可不能见异思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