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积极应变(5/5)

。。。

为此,高不易在中书省待了整整十日才将所有事情敲定,然后李林甫、裴安等人分工明确,分头行动,很快一道道政令就下发全国,由于这次主要是对官府和军队的整治,所以对百姓的影响比较小。

不过如此改革,却引来许多地方官员不满,他们或上书陈情,或阳奉阴违,行动迟缓,相比于地方官,军队行动速度就快多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各大战区、兵种顶层机构就成立齐全,开始向下一级延伸。

这么一折腾就到了六月中旬,长安府尹报中书省说,五六月份以来,天干少雨,庄稼有不熟而黄的趋势,灾象已生,如果再有一旬无雨,那么粮食就会大面积减产,如果再起蝗灾,后果不堪设想。

高不易对此事很是关切,命令弘农寺官员亲自出城探查,摸清受灾区域,同时让力士把屯地粮食交给长安府,以备赈灾之用。

为了减轻可能发生的灾情,高不易同时下令,召集关中部分流民,立马开始修洛阳至长安的驰道,虽然蒸汽机还没着落,但是石脂油已经在三个月前,源源不断地被各国商人带到了长安,力士石油蒸馏器也制造成功,如今已经可以每天产千斤沥青了,就目前修路的工具水平,供给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