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困顿(3/4)

李唐虽然知道昌化县困顿不堪,但是也没想到竟然困顿到如此地步,如此还怎么赈济灾民?

李唐立即派人将户房和兵房的司吏找来,很快二人来到三堂。户房司吏名叫白水吉,兵房司吏名叫武从进,二人都是四十多岁的老司吏,虽然称得上是吏滑如油,但按照主簿柳子铭的说法,二人也算是称职。

于是李唐将水马驿和巡检司的情况说了一下,然后问道:“如今县衙的用度有多少,仓、库之内有多少留存,为何下面如此困顿?”

白水吉说道:“启禀太爷,咱们昌化县向来困顿,基本上每年能够留存支用的,只有火耗和少量的正役银,其余的大头都要上交朝廷。一年下来,也只有不到三百两银子,而全县官吏的开销、县衙的运转,以及全县的赈灾、修桥铺路、缉拿盗匪、修葺城池等所有的开支,都要从这笔银子里面出。”

“所以,咱们昌化县几乎每年的都是入不敷出,就只好先紧着关键的地方用钱,巡检司和水马驿就是不太紧要的地方,所以近几年也就逐渐削减开支,到近来甚至直接不拨钱了。”

李唐眉头紧锁,三百两银子听起来不少,可用在一个县上面,根本就不够,远远不够!

接着,李唐又看向兵房司吏武从进,问道:“现在昌化县的衙役、巡检司弓兵、衙门守卫等等,还有多少人?”

武从进苦着脸说道:“启禀太爷,除了县衙这里的十几个衙役之外,就只剩下巡检司的三个弓兵了。剩下的水马驿马夫、水手,衙门守卫弓兵等等,以及各乡的火甲民壮,其实都是空壳了,已经没有人了。”

李唐此时也是额头青筋凸起,说道:“朝廷的保甲制度废弛到这等地步了?”

虽然大明朝的保甲制度废弛,对于李唐来说是好事,可以最大程度的不受限制发展势力,可是眼下李唐继续人手,没有保甲制度纠集人力,李唐就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和时间,也算是一把双刃剑了。

“太爷明鉴,别说咱们昌化县,如今整个琼州府的保甲制都已经崩坏了。”

武从进说道:“而且如今县内百姓困苦,再加上旱灾之年,百姓已经快要易子而食了,哪里还能组织起火甲人手来?”

李唐冷着脸,挥手让二人先下去,三堂上只剩下宋毅和王琮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