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长史可有良谋(2/4)
既然你们打不过朝廷,投降了,就老老实实回去做待割的韭菜吧。
叶渡闻言摇头道,“大人,您这处置跟一般的州县没有区别,但是却没解决任何问题。”
“发配回乡,看似简单了事,但我且问你,他们的庄稼地里长不出庄稼来,吃不上饭,回头被人鼓动了再去造反怎么办?”
“我想你也清楚,这些人是见过血的,也知道抢劫比踏踏实实种田来钱来米要快,你觉得他们还能老实下去吗?”
“这.......”杨长史无奈道,“你说的道理我明白,但凡有出路的人,不至于被奸人利用造反。”
“但朝廷的财政捉襟见肘,也没有办法给他们出路。”
叶琛颔首,用手指轻轻的敲打桌面,思索了片刻,他说道,“靠近白洋淀的方向,有大片的盐碱地,这些盐碱地乃是无主之地,我有意买下来,就地安置这些人为我的佃户,让他们有事情可以做。二来也可以给衙门创造些许收入如何?”
沧州滨海,盐碱地极多。
寻常的地主和世家,根本不愿意去购置那些土地。
朝廷让老百姓去开垦,老百姓也不愿意去。
盐碱地不经过治理,是长不出庄稼来的。
倒不是自己买下大片的荒地,对盐碱地进行一番治理,这些土地没有人争抢,而且叶渡也有法子,改变其盐碱性。
毕竟他可以大规模利用白洋淀的淡水为之所用,可以采取引水种稻洗盐、开沟排盐、淤灌压盐、咸水结冰灌溉等等手段改善土地的质量。
沧州的盐碱地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治理得好,绝对能成为大号的粮仓。
此外这些人成为佃户之后,叶渡肯定也会安置一些,去搞一些手工业。
比如说编织草帽、制作纸衣、芦苇加工、鱼产品加工等等。
这些手工艺品,都可以拿出去换钱,然后从江南买粮食回来。
沧州乃是根基之地,要想将来成就一番事业,就首先要改变沧州百姓窘迫的处境。
否则将来北上抗击异族也好,清君侧也罢,甚至造反,手底下没有人支持,拿什么区搞?
杨长史在心里琢磨了一番,用手沾了沾碗里的水,轻轻一画,便出现了一幅简易的地形图,叶渡也颇为吃惊,没想到杨长史并非一肚子的野草,人家是有料的。
只见杨长史点了点三个方向,分别是白洋淀的北、东、南三个方向,然后说道,“这三个方向,我都实地考察过,其实都可以建立村落、乡镇。”
“尤其是南部的孟仲峰、拥城、三岔口、苇元屯、板桥等地,其实曾经有过人居住的痕迹,只是因为各种原因,全都搬离了。”
“想要开垦这里的土地,其实麻烦非常多,小河道和胡泊非常多,交通不便,而且盐碱地的眼见成都很高,大规模改造成本高。”
“其次,藏匿在白洋淀的水贼,以及一旦爆发战争,这里很有可能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再次,便是这里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洪水,能轻而易举的淹没你的所有努力。”
“当然,我也不得不承认,毗邻白洋淀,若是经营得当,一个绵延几百年,上千年的世家戳手可得。”
叶渡轻笑道,“你说的这些都不是问题,我有办法解决。”
杨长史心中震撼,不过联想到叶家的实力,他也没有过多的纠结,随后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那如何应付朝廷的巡视呢?要知道这么大片的土地,一口气都卖给你,巡察御史那边儿科不好交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