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组织完善(3/4)
经过他这么简单一说,在场的读书人瞬间就明白了。
虽然十部脱胎于朝廷的六部,但是却有很大的变化,更适应商行的发展。
其中很多部权利极大,以及算是侵吞了朝廷的权利,诸如农务部、税部、法部,这些东西都是朝廷才该去做的事情。
可如今叶渡竟然堂而皇之的准备搞,而且还直接以商行的名义,避开了朝廷的追究。
至于那个监察部,一听就知道是朝廷的御史衙门。
但大家细细品味之下,又觉得东家这么搞,也是被逼无奈,如今家大业大的,总不能一团乱麻地稀里糊涂地过日子。
而且有了这十部之后,确实可以高效的对叶氏集团进行管理。
叶渡搞出来的这个十部制,其实跟后世的一些大公司差不多,而且后世的大公司或多或少都是按照这一套来搞得。
甚至有些公司还像模像样的搞出了董事长和总经理呢。
叶渡之所以这么来,当然也是为了更好的掌控权利。
反正有他在,是不准备搞什么总经理的,他就直接对接这十部。
如今整个叶氏集团都是叶渡的私产,大家都是叶渡的打工仔。
叶渡在设置制度的时候,肯定更倾向于大权在握的模式。
至于说,这么多事情会不会存在很累,忙不过来?
毕竟后世叶渡看很多大公司的老板,每天都要处理一大堆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动不动就一头白头发。
但叶渡不这么看,如今叶氏集团虽然人多,但是除了作坊里的工人之外,大多数百姓还是小农经济,大家是万年不变的种田,被商行割韭菜的状态。
他们根本不需要管理,人家就能活着。
你管理得太多了,反而容易让人家饿肚子。
比如说,有些蠢货,非要指导人家该怎么种田,怎么做饭?
这才是真的闲得慌,人家纯纯的老百姓,祖祖辈辈种田,人家不知道怎么耕种?
人家世世代代做饭,非得让你教怎么做饭?
至于说,以后叶氏商行的地盘变得更大,所属的雇员和百姓太多,以至于忙不过来,那再根据具体情况,变化就是了。
而且,一旦有那么一天,也就意味着叶渡真的成了大气候了。
至于眼下,叶渡只想搞出一套适应叶氏商行发展的体制,顺便让自己的手下能够名正言顺的管理下属,让整个商行能够高效的运转起来。
不过为了安抚刘向、司马先生他们几人,叶渡想了想,直接给了他们叶氏商行的供奉身份,并告诉他们,等到有朝一日,并且挥手就给他们一人发了几套宅子,十几个扶桑女婢,让他们去耍。
至于宝马香车,也是该给的,一并都给了。
让在场的众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开心的不行。
叶渡这么搞,其实还有一个小心思。
那就是如今的叶家都已经有那么多人口了,将来有朝一日,裂土封疆不是不可能。
到时候事务肯定会变得无比繁忙,到时候他就会在十部之外,搞出一个类似于内阁,后世总裁办一样的机构。
这种机构先别说到底好不好,但是起码不至于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给其他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