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竖子不足与谋和先入临淄者为王(4/5)
项伯见多识广,倒是明白范增的想法,这年头楚王没有兵权都会被弑杀,他们只要掌握好齐国的兵权,不管是谁当齐王都是他们的傀儡。而依靠田横和田氏的力量能快速稳定齐国的局势,快速恢复齐国的元气,这虽然对他们的势力有利,但他却认为不需要这样做。
他却认为暴秦即将被六国贵族摧毁,汉王会成为天下共主。汉王是一个仁慈守信,豪爽大方之君,灭掉秦国之后,天下会很快步入和平的状态,汉王成为天下之主,魏,齐,赵等小诸侯国臣服在汉国之下,再次建立诸侯体系。
天下会再次出现像上古夏商周一样的美好时代,他们要是不能现在解决田横,以后就很难解决了。
所以项伯道:“天与不取,反必其咎,羽儿两战歼灭了十二万秦军,在攻克临淄之后,就成为了整个齐国复国之人,功劳直追当年的田单,此时羽儿趁机称王,定可以受到齐国人的拥戴。
而要是听了范参军的建议,拥立田氏宗亲为齐王,羽儿当大将军,我只担心羽儿会沦落到当年田单的下场,被齐王和田横两人联手驱赶出齐国。”
项伯的担忧还不是没有道理,当初田单只依靠两城之地,驱赶燕军,复齐国七十余座城池,让即将灭亡的齐国复国,成为了整个齐国的救世主。如果田单趁机称王,在整个齐国上下的拥戴下,根本不会有多少人反对。
但他却选择了拥立齐湣王之子为王,虽然这是田单的高风亮节,但却也埋下了齐国衰落的隐患。
后面齐襄王逐步掌权,开始忌惮田单会取代他,就想尽办法把田单赶出了齐国,田单沦落到赵国为将军养老,有如此一个失败的范例,你说项伯怎么会不担心。
范增却不以为然道:“要我们掌握兵权,又岂会怕田横和齐王,只等时机成熟,羽儿你再取代他二人即可。”
“不妥不妥,以下犯上,此乃大忌,老夫情愿羽儿此时称王,也不愿意他杀一个齐王再称王,始作俑者岂无后患,这样的后患太大了。”项伯毕竟是贵族出身,要脸面,要名声。
弑君名声太不好了,春秋战国几百年来了,每个弑君之臣都是臭名远扬,而且下场也极其悲惨,天下人可不管这个齐王是不是项羽拥立的,他们只管项羽是臣,齐王是君,以臣弑君,就是以下犯上,就是大奸臣。
这个时代的政治家还没有点出禅让的政治科技树,在这个时代的政治家看来,禅让是一件很神圣的政治行为,这个时代的政治家底线还没有拉的后世那样低,他们没有想到神圣的事情也可以做的很卑劣。
还是王莽彻底把这个神圣的制度弄臭,成为后世权臣谋朝篡位必经流程。
项羽有些奇怪看着范增,虽然不是很明确,他能感受到亚父对汉王有很深的戒备之心,亚父现在所作所为都是在防备汉王。
但项羽却不认为他们需要防备汉王,反而是要防备田横,于是他说道“田横继续成为齐国丞相可以,但田横必须拥立我齐王,我在齐地的功劳足够称王了,我也不想立在田氏之下,如果田横连这点都不愿意答应,不能怪我无情。”
“齐王本就该是将军的。”项羽以如此霸气的回答,赢得了在场所有将军的欢呼。
项伯道:“羽儿应该马上进攻临淄城,只要把这座齐国都城占据,田横能和我军谈判的资本就更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