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军改和不敢想象的盛世却是徐凡的生活(4/5)

靠着这些吸引移民的手段,九江郡的人口也增加了三成多。

但该抱怨的还是要抱怨,而且那两郡也太不做人了,他最多吸引一些青壮劳动力,而陈郡吸引的可是九江郡的优质技术人才。

徐凡道“追求好的生活是大汉百姓的权利,朕即便是身为天子也不好阻碍。你想要减少陈郡和会稽郡对你们的影响,就要把九江郡发展好,你们这里的潜能还是很大的。”

陈刀无奈道:“但他们已经富裕起来了,还在不断吸我们九江郡的血,想要追上他们很难。”

徐凡却说道:“一件事情永远都是有好有坏的,就看你如何变坏为好了,你九江郡也往前可以利用这两个富裕的郡县来发展本地,淮河长江都要经过九江郡,你往前可以发展九江郡的交通优势,把陈郡,会稽郡的产业优势变成你们九江郡的。”

想了想徐凡道:“朝廷要建设几个分粮仓,以实现粮食快速在大汉境内调动,朕会向丞相提议,留一个分粮仓在九江郡。”

陈刀惊喜行礼道:“多谢陛下了。”

一个敖仓有天下上亿石的粮食,要是他们九江郡建立一个分仓,即便比不上敖仓,只怕也有几千万石的粮食,这可以极大拉生九江郡粮食的价格。

在九江郡渡过长江,徐凡进入大汉的龙兴之地,陈郡

陈县这座城市越来越繁华。这座城市不管是从人口,财富都不输给长安城,而洛阳城更是远远不能和陈郡相比。

因为各项产业不断扩张,城市越来越庞大,陈郡城市建设极其激进,直接废弃了规模庞大的城墙体系。以保留更多的空间来建设陈郡的各个作坊区,为陈郡制造财富。

庞大的手工业集群,便利的交通,中原核心的位置,造就了空前繁荣的陈郡,加上龙兴之地的地位。这让陈郡百姓异常骄傲,连长安人对他们来说都是土鳖。

但陈郡的百姓对洛阳城有一丝妒恨,一般暴露自己是洛阳人的,在陈郡都不会获得什么好脸色。因为陈郡百姓认为洛阳人欠他们的。

长安城为大汉的都城也就算了,毕竟城里有学问的人都说关中四塞之地,什么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有学问的人都说长安是天下最适合建都的地方。

但洛阳城凭什么,要地利没有地利,要人口没有人口,要资历没资历,又没有他们陈郡富裕,凭什么可以成为大汉陪都,这本应该是他们陈郡的。陈郡的百姓都认为洛阳城,抢走了他们陪都的位置。

长安洛阳都看不上,就可以看出陈郡的百姓是何等的骄傲。

一路上看到的景象,让张良感叹陈郡的富裕:“陈郡之富远超关中,应该算是步入小康了。”

陈郡不管是水渠,水车,风车的数量都在会稽郡之上,驰道上来往的商队,河道当中穿梭着装满货物的运输船,每个县城都可以看到石质码头,以及码头上忙碌的工人,乡里之间更是传出童子读书之声,对张良而言,陈郡完全就是一个世外桃源了。

如果有人问他什么是盛世景象,张良必定会指着这一幕告诉他们,这就是盛世景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