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菜篮的工程与阻碍(4/5)

钱厂长却淡然的喝口茶道:“玻璃本就是易碎产品,不耐运输,而整个天下玻璃消耗最大的市场就是长安城,我们光明玻璃厂不留在长安城,反而跑到频阳那个小县城去。少府丞,生意不是这样做的。”

贾谊道:“但频阳县的人力成本低,比长安城低一倍多,工匠的成本节省能提升你们玻璃厂的利润,而且现在整个关中都通火车了,频阳货物运输到长安城根本不成问题。”

“什么不成问题,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我们的工匠都是长安城人,难道他们舍弃自己的家人去频阳那个小县城生活,这些工匠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朝廷的功臣,难道你想要革除他们,而且我们阳光玻璃厂在长安城待的好好的,为什么要离开?而且长安县也不想我们离开,你这样一意孤行不合群说会得罪人的。”

长安城产业链转移,内部的反对势力不少,第一股反对的力量就是来自长安县,大汉上计是要考核他们成绩的,去年收了10亿的税,今年如果只收到了九亿,那基本上就属于中下的评价,这可是要影响人的仕途,长安城的汉吏自然不愿意自己手下的工厂被迁移出去。

二是就是那些被迁移出去的工厂工匠和管事他们也反对,在长安城当差和在长安城之外刚才完全是两回事,他们就根本不愿意离开长安城,更不要说他们的家也在长安城。

而负责这事情的贾谊本就年轻没有威望,多方拉扯下,重组内史郡的产业链基本上处于纸面当中。

但贾谊并没有放弃,而是找到徐爱民道:“殿下您能让内府的作坊先行搬迁,有内府起个好头,内史产业重组可以减少很多阻碍。”

“怎么转移?”

贾谊听到这话马上来精神道:“内库的马车厂可以搬迁到怀德县,那里更加靠近中原,可以带动马车厂销售,玻璃厂搬迁到频阳县,箱包厂可以搬迁到蓝田,那么更加靠近南方,内府的作坊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可以命令下游的零件厂跟着他们搬迁,告诉他们不搬迁的话,内库工程就在本地重新找零件商,逼着他们不得不离开长安城。”

“只要完成产业链迁移,把工厂迁移到其他县城当中,打造一个小而精的产业集群县,可以在内史郡制造出十几个工业强县。”

徐爱民道:“孤会通知内库管事按照你说的去做。”

每次变革徐凡都是带头执行,他的言传身教,让徐爱民认可自己带头的行为,这是降低矛盾最好的方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