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官营危机与刘氏豪门(3/4)

长安县府衙。

刘恒也在写自己的报告,他这次和天子一明一暗巡视中原,不但看到了中原农社发生的乱象,还看到大汉农社的其他问题,他这段时间一直在上计找数据,再结合自己在中原看到的情况,打算写一篇关于大汉乡里问题的奏折。

大汉这些年的力量主要集中在城市当中,城市产业发展迅速,人口增加,百姓富裕,但在乡村当中却出现了组织涣散,朝廷的力量衰退,出现大量退出乡里的情况,地方上豪强开始崛起。尤其是这几年朝廷对大汉的乡里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这些资源被大汉乡村崛起的豪强看上,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或者是掌握朝廷政策的支配权,为自己谋利,导致出现劣币驱赶良币,大量想要在朝廷身上吸血的豪强,开始重视乡里的职位,这种情况经济越强的郡县,情况越严重,沿海郡县,我大汉亭里制度完全涣散,出现豪强把持乡里的状况。

大汉乡里民主制度,贤者制度实行的情况与设想不同,反而被乡里大家族把持,在乡里当中出现官职集中在一个家族的情况,甚至几代都是里长的情况,在中原乡里非常常见。

刘恒把自己在中原乡里看到的几种情况原原本本的写出来,同时他还是有点失望的,这几年他在长安城实行市坊民主,但做的还不错,同一个小区的人也能为自己的生活建言建策,业主会可以自己管理自己,极大减少了朝廷在基层上的开支,他本来非常看好这个模式在,在长安城几县也推广的不差,但推广到乡里很快就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了。

果然每个改革都没有那么容易,任重道远。

刘恒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自己的家。

却发现家里已经是灯火通明,刚进大门他就听到自己三哥爽朗的大笑和大哥的笑声。

“恒弟,你回来了!”刘如意看到刘恒脸带笑容道。

“三哥,你从大秦洲回来了!”

刘如意笑道:“请了一个月的假,回来看看你们。”而后他看到刘恒疲惫的神情责怪道:“天子都说了8小时睡觉,8小时工作,8小时属于生活,政务都是做不完的,又何必拖到这么晚回来,你就应该学学大哥,你看看大哥5点钟下班,政务就不会拖到5:30。”

刘肥没好气道:“乱说什么,像你大哥这样的才是没出息的,恒弟才是深受天子的重视,现在已经是长安令了,比某这个大哥出息多了。”

刘肥今年52年了,这些年没有大功也没有大过,是汉吏体系下一颗普普通通的螺丝钉,因为大汉晋升体系主要面对像新大陆,大汉边疆贫苦之地,江南开拓之地,在这些地方为官为吏才晋升的更快,而像长安,关中这样的富裕地区,除非才干特别突出,不然想要提拔极其困难,沛侯府虽然有关系,但他一个弟弟成为两千石的都城县令,一个成为都尉,还有一个成为陛下的护卫,大汉的丞相看到刘家这些子弟,也不好继续提拔刘肥了。

于是刘肥到现在也就是一个千石汉吏,没有意外他将会待在这个位置退休,但刘肥却不在意,刘邦因为长年在外,这几个弟弟都是他看着长大的,说他是亦兄亦父也不为过,这几个弟弟有出息了,他就心满意足了。

没多久,刘恢,刘长也回来了。

刘长欣喜道:“三哥,听说你去打仗了,给我带了什么战利品过来吗?”

刘如意道:“仗没有捞到,都被海军打了,不过不过我在大秦洲一个大城市买了一把大马士钢刀,材质数量不如我大但在外面镶了宝石,看上去蛮漂亮的。”

说完刘如意去自己房间把这么好的礼物拿出来,先给刘肥几块宝石道:“这是大秦洲的宝石,给襄儿他们把玩的。”

而后他又给刘恒和刘恢几本书籍道:“这是我从大秦洲最大的图书馆,购买的几本大秦洲书籍,知道你们爱看书籍。”

而后刘如意又拿出他说的大马士钢刀。

刘长接过长刀笑道:“外面倒是漂亮,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外强中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