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何谓家人 晋江独家(3/5)

在总决赛开赛的前一个月,纪和玉总算勉强将4z练出了一个雏形,只是跳跃的成功率仍旧只有五成,五成的几率虽说不低,但也实在称不上高,如果状态不好,很可能就发挥不出来。

而4z3t的连跳,更是只有三成左右的成功率,如果带着这样的跳跃上场,势必将相当依赖比赛时的“灵光一闪”。

跳跃的成功率其实不难提高,只要不断的练习练习再练习,直到令这一跳成为身体的肌肉记忆的一部分,可偏偏,纪和玉眼下最缺的就是时间,即便他将所有时间都倾注在这个跳跃之上,也未必能有多大的突破,更何况,他不可能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磨这个跳跃,必须要分出足够的时间来熟悉难度更上了一层的新的节目编排。

这样的难度编排和节目熟练程度能否在国的总决赛上为他挣到一块奖牌,其实纪和玉自己心里也没底。但越到这种时候,就越不能丧失斗志,倘若未战先怯,只会令他这几月的努力化为泡影。

只是,虽然纪和玉面上仍旧是那副轻松镇定的样子,日日陪着他一起训练的骆温明却也觉出了他的紧张。

在少年月朗风清的外表之下,是暗流汹涌的、甚至随时都有着爆发的风险的情绪。

这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哪怕纪和玉再怎么惊才绝艳,到底也只有十七岁,那样沉重的担子和那样遥远的期望压在他的肩上,所化成的巨大压力只会让他越来越喘不过气。

然而,这样的压力对其他选手来说,通常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在纪和玉这里,骆温明却只看见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的稻草,纪和玉根本没有放松半点对自己的要求,反而更加投入地参加训练,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若非被他强硬地看着,恐怕真的要错过下训休息的时间。在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之下,若不是运动能带来增肌的效果,骆温明毫不怀疑,纪和玉本来就偏轻的体重又要掉下去不少。

骆温明和陈长兴交流过这个问题,但纪和玉的训练实在是太专注了,而且目前看来也确实没产生什么“负面效果”,搞得两人根本不知到底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样巨大的压力完全就是一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的炸弹,不可能当真放任自流。

最后,陈长兴想起了在r国分站赛上,纪和玉受伤时接到的那通电话,以及叫出的一声“哥”,死马当活马医地联系了云澈。

也不知云澈用了什么法子,第二天纪和玉的训练状态竟然真的轻松了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