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永不言败(2/2)
“纪和玉的合乐能力实在是太强了,这一步小跳都能卡上音乐的节拍,这根本就不是表演而是在炫技”李诺毫不掩饰他对纪和玉的欣赏,“这样惊人的节奏天赋,哪怕是以合乐闻名的帕朗尼也很难比得上”
这组旋转和点冰小跳的技术难度不大,用来作开场的第一组动作似乎撑不起来,但奈何纪和玉的表现力与音乐把控力实在太好,仅凭一段开场的滑行,就将新月的迷惘和探寻体现得淋漓尽致。
新月新月,新到难以被人看到的月。
诞生自文明伊始,行走于黑暗深处,光芒无比微弱的新月,在这无边无际的浓密夜色中显得异常渺小无依,然而,新月却没有甘于这样的局面。
要冲破黑夜的樊笼,要打破阴云的遮蔽,要将自己的美与光辉带给世人。月要从新月逐渐成长、一路向西而行,直至踏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而此时,冰面上的纪和玉,无疑就是那一弯东升西落的月,他自东方世界诞生,虽然孱弱、稚嫩,却一往无前,极力将自己的光辉自东方传递到西方,传递到世界各地。
要冲破审美与肤色的国籍,要打破西方世界对花滑的封锁,要将华国的音乐与文化带给世人,要让华国花滑与华国音乐成为响彻世界的声音
怀着这样隐秘而又坚定的雄心壮志,踏着音乐的鼓点,纪和玉侧身起跳,双腿在空中迅速交叠,随着一道肉眼几乎难以捕捉的残影划破天际,纪和玉轻盈地单足落冰,浮腿与上身顺势打直,与冰面形成一个标准的t形。
以燕式旋转的姿态,纪和玉保持着均匀的速度原地转过八周,接着身体猛然一折,一把攥住了冰刀的刀刃。
当月白色的手套握住月白色的冰刀,将纪和玉柔软的腰腹和大小腿拉成一道没有一丝棱角的圆环,新月的柔弱与美丽,也一并被直白地展露于观众面前。
考斯滕贴身的剪裁将纪和玉的身体曲线完全勾勒出来,尤其是那纤细到不盈一握的腰线以及起伏流利、挺翘漂亮的臀形,既因过度的旖旎而惹人遐想,偏偏又因包裹于月白衣料之下,透露出几分圣洁的味道。
而当纪和玉保持着这个姿势高速旋转时,他双臂上那层薄纱化作了飘渺不散的霭霭云雾,若隐若现的将新月笼罩在内,给美丽婀娜的月无端的添上了几分神秘。
一组butterfy跳接燕式和甜甜圈旋转,漂亮得叫人挪不开眼。
“这套节目和这套考斯滕真的太配了,”一位国观众忍不住赞叹道,“我从来都不知道,人怎么可以干净成那个样子。”
干净成
像月亮一样。
像冰面一样。
仅仅在节目之初,他就不受控制地产生了这样的联想。
实在很难想象这样干净的少年会做出像报导里说的那样自大狂妄的行径
打住
自己怎么可以有这样的想法
这里可是国的赛场,冰上这个华国人挑衅的可是他们国的选手与国的威严,国的尊严怎么可以亵渎
可恶,自己一定是看错了,这个华国选手一定是装的
产生这样的“错觉”的,不止这一个观众,现场不少老冰迷都有同样的感觉。
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立场,没有忘记这个华国选手是如何看不起国,看不起资历是他数倍的国名将的。
因此,纪和玉这组惊艳的旋转过后,现场响起的掌声依旧稀稀拉拉,听上去实在没有排面。
不过,这也并不能影响到纪和玉。
随着音乐由低沉转向明快,古筝和竹笛的加入令曲子的旋律骤然一转,黑暗被渐渐驱散,新月转为弦月,释放出更加明亮的光芒。
纪和玉双腿分开,足跟相对足尖向外,腿根打开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膝盖深深弯起,身体向后仰倒下腰,直至与冰面低低平齐。
一个深下腰、深外刃的蟹步。
在众多滑行动作中,蟹步算是在男单里不那么常见、难度也比较大的动作,大部分男单选手并非没有这个挑战着地心引力的动作所需要的核心力量,而是缺少能够下腰到纪和玉这个深度的柔韧性。
对下腰鲍步而言,外刃用刃越深、下腰幅度越大,难度无疑也就越高,纪和玉眼下这组下腰鲍步,难度已经达到了这个滑行的顶峰,而且,他并不像很多选手那样,为了能够将身体维持在这个姿势而全身肌肉紧绷,反而身体姿态尤为舒展漂亮,轻柔优美。
纪和玉的滑行姿态虽然轻盈,身体舒展的幅度虽然柔软,但滑速一点也不满,步履更是极为坚实,单薄的脊背将上身有力地撑起,连一点轻微的晃动幅度都看不见。
很难不让人感慨于他过于优越的滑行技巧。
柔韧而刚强,美丽且坚毅,看似矛盾的诸多语汇在纪和玉身上融合为一,分外圆融。
自纪和玉身上,所有观众都能察觉出一种跨越了国籍、惊艳了时光的美,源自华夏文明数千年的积淀,而又在冰上这个年纪还未满十八的少年身上疯长。
时间很快来到一分十五秒,曲目进入下半段,所有的跳跃有了10的bv加分。
纪和玉今天的曲目编排仍旧与之前一样,将所有跳跃压在后半场去争取那个加分。
因为前几天脚踝扭伤的缘故,这几天都没怎么上过冰,纪和玉其实犹豫过要不要保险起见,将一个跳跃挪到前半场,或者干脆直接将自己练得并不熟的4z从节目里撤下来
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
求稳固然能保住大部分分数,却也只能让他在原来的基础上原地踏步。虽然在冬奥他意外获得第四,但想要更进一步,靠“稳”是绝对做不到的。
纪和玉清楚地认识到,华国花滑的脚步不能停滞在这里,而他的脚步,更不能停滞在这里。
哪怕一个尚未完全成型的4z不能帮助他在这场比赛上拿到奖牌,也能帮助他进一步打破桎梏,在走向顶尖选手的路上迈出重要一步,帮助华国花滑在成为花滑大国的途中,开启一个新的可能。
如果重来一世,他只能达到与前世一样的成就,岂不是辜负他这一身天赋,辜负他两世的经验,辜负他脚下最纯粹、也最坚实的冰面
他必须要用高难度跳跃,用节目后半段的10加分去弥补节目分上的不足,必须用绝对具有视觉冲击力和难度水准的动作来征服评委,来向世界展示华国花滑的实力。
华国花滑绝对不是奥本海默口中那样“不配参加世界级大赛”,而是和所有国家一样,都能在花滑的历史上绘下光辉灿烂的一笔。
他必须要做到。
扬琴琴音清脆,轻轻弹拨两下。
踩着音乐的节拍,纪和玉周身的气势骤然一转,如果说之前他的状态是十分投入,那么现在简直就是一百分、一千分地投入。
所有观看着这场节目的人,都能从大屏幕里纪和玉那双愈发明亮的眼睛里,察觉到纪和玉的状态更好了。
“他的眼睛会说话”
许多冰迷无端地想起一些媒体评论家对纪和玉的评价,之前他们还对这番话嗤之以鼻,但现在却觉得这句话说得简直太对了。
纪和玉的眼睛,的确是会说话的。
否则,怎么可能仅仅凭大屏幕里一个目光,就让所有观众都生出了“他正看着我”的错觉,就让所有观众都仿佛瞧见了夜空之中那一弯皎洁明亮的弦月
这个4z究竟能否成功,冰场下的陈长兴和骆温明都没有底,冰场上的纪和玉自己,也没有底。
唯有云澈出神地注视着冰面上纪和玉起舞的身影,目光依旧镇定,眼底余光甚至隐约可见一层淡淡柔和情愫。
冰面上,纪和玉保持着以左后外刃向后滑行的姿势,等待着一个音乐节点,等待着一个起跳的时机。
而他这个举动,已然在华国直播间里,激起了轩然大波
啊啊啊这个起始姿势,这个起始姿势可不是f跳的起始,应该是z跳啊我不是在做梦吧,距离前几场比赛这才几个月啊,小玉真的这么刚
应该就是要跳z吧,啊啊啊啊啊提前尖叫
资深冰迷们从纪和玉滑行的动作就能判断出这是z跳的预备过程,而能够出现在这场比赛上的,显然不会是三周跳。
那么,就只能是4z。
作为除了不存在的4a之外难度最高的跳跃,完成度很高的z跳几乎就是顶尖选手与普通的一线选手间的那道鸿沟,能够越过去,就至少已经具备了顶尖的实力,剩下的就是熬够资历。
纪和玉如今还未满十八,如果这一跳真的能成功,那绝对是足够惊人的。
毕竟,就连跳跃之王叶甫盖尼,在这个年纪里,也没能掌握4z
到了这个时候,哪怕现场观众的反响仍不热烈,现场气氛仍旧不高,对纪和玉来说也无所谓了。
他的大脑自动屏蔽掉了除却音乐以外的所有声音,甚至听不到自己因为疲惫、同时也因为紧张和激动而渐渐急促的呼吸、渐渐紊乱的心跳。
只有音乐。
也只需要音乐。
耳边的音乐化作一个个音符,穿透纪和玉的鼓膜,沿着听神经一路向上,直至落入脑海,变成可见可感的节拍。
下一瞬,纪和玉踩着这样的节拍,右刀齿轻盈点冰,高高跃起
这一刻,不管是现场的还是直播间里的所有观众以及裁判,都下意识睁大了眼睛,借助大屏幕的放大仔细看着这一幕,看着纪和玉点冰起跳的动作,也计数着他转体的周数。
一周、两周、三周、四周
真的是4z
“太不可思议了”观众席上,一位国观众没忍住赞叹道。
在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手已经比大脑的克制更快地,开始鼓起了掌。
对很多观众来说,掌声像是一种神秘的开关,它可以直白而热络地控制气氛,也可以简单地传递情绪。
就比如现在。
当有一个观众“一不小心”打开了这个开关的时候,产生的效应无疑是立竿见影的。
人的情绪就像多米诺骨牌,只要有一个人鼓掌,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人鼓掌。
哪怕纪和玉这一跳才刚刚起跳,所带给观众们的震撼也已然是真实存在的。
无关资历、无关国籍,唯有惊叹而已。
在大奖赛的前两站比赛上,纪和玉所展现的跳跃仅仅是4f就已经足够令人震撼,现在拿出了比4f难度更高的4z,无疑更加令人瞠目结舌。
对跳跃来说,哪怕滞空感再好,从起跳到落冰,其实也就是一瞬间的事,现在也不例外,仅仅是一眨眼的功夫,纪和玉就要落冰。
纪和玉的4z本来就不成熟,加上脚下这片冰场制冰习惯偏硬,非常不利于纪和玉的发挥,因此自点冰起跳的那一瞬间,纪和玉全身上下每一寸肌肉就开始协同发力,极力调整着自己身体轴心的变动,控制着这一跳的足周。
然而,不妙的是,自他起跳的那一瞬间,脚踝就开始隐隐作痛。
更硬的冰场意味着起跳时需要更大的力度,而勾手跳的点冰起跳,又全靠纪和玉伤了的右脚来完成。
膏药也好,止痛药也罢,药效其实也就那样,在剧烈运动和刺激之下,很快就来到临界点,直至濒临痛域。
冷汗从纪和玉的额角渗出,也就是那一瞬间的事。
肿胀的脚踝叫嚣着自己的疲惫不堪,像是在用疼痛告诉纪和玉,你的身体状况根本就无法负担这样高难度的跳跃,无法完成这场背水一战的节目。
你的准备还不够。
脚踝上肿胀的地方变得灼热,这是红肿得更加严重的先兆,伴随着软组织的扭曲充血,甚至让纪和玉起跳时都似有似无地迟滞了一下
但那又仿佛只是人们的错觉。
冰面上,纪和玉点冰的动作一如既往地轻盈。
与刃跳相比,点冰跳更能代表纪和玉的特色,因为骨架纤细的缘故,纪和玉在点冰时常常显得分外轻盈,点冰的动作干净得肉眼难以捕捉,re几乎不存在,这样高质量的点冰,在圈内是十分难得一见的。哪怕是跳跃之王叶甫盖尼,在点冰跳上也很难说自己比纪和玉做得更好。
纪和玉这一跳延续了他点冰时一贯的优点。
干净利落到不可思议。
然而,虽然这一跳的起跳非常漂亮,在离冰的那一瞬间,纪和玉却心道糟糕。
对优秀的花滑选手而言,他们起跳的时候往往就能判断自己这一跳能否成功,就比如现在,纪和玉刚离冰,就知道自己这一跳的起跳高度还是不够。
因为脚踝扭伤的缘故,这几天没怎么上冰,自然也就无从在冰场上练习4z,找到一个在这样的硬质冰面上成功完成这一跳的合适起跳高度。
因为受伤外加冰质偏硬的缘故,纪和玉的起跳发力没能达到他预期的最完美水平,这也就导致了起跳高度稍有不足。
不足的高度很容易导致不足周或是落冰的失败。
不足周尚可以通过加快空中转体的速度来弥补,落冰失败则只能在腾空以后极力调整自己的轴心。
但这又意味着一个新的问题,他没办法兼顾提高转体速度与调整落冰的轴心。
在这两者中,纪和玉丝毫没有迟疑地选择了要足周。
没有足周的4z的分值只相当于一个3z,分差可以达到5分,就像波尔卡诺今天失败了的那个4z一样,不足周的失误会大大拉开他与领奖台的距离。
而可能失败的落冰,则意味着脚踝与膝盖在落冰的那一瞬间都要承受无比巨大的冲击力,他本就不好的伤势可能因此加重
但他已经无路可退了。
此时,不管是现场的还是直播间里的观众,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将目光落在冰场中央的纪和玉身上。
纪和玉能成功落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