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通俗文学上桌吃饭(2/4)

“我没错,如果我有错,那就是我坚持文学要百齐放。”方言说,“文学难道不应该扎根在各民族和地域文化上,开出不一样的吗?让沪市开出白玉兰,让粤东开出木,让江浙……”

“通俗文学呢?”

李尧堂投去意味深长的目光。

方言嘿然一笑道:“也是一样的道理,总不能只许严肃文学、纯文学灿烂,不允许通俗文学绽放吧?不然,还怎么叫百齐放呢!”

万佳宝颇为欣慰道:“你这张嘴啊,怪不得他们说不过伱,要喊你叫‘文妖’。”

“嘿嘿,那都是先生们教得好。”

“哈哈哈,你这话里有话啊。”

顷刻间,众人放声大笑。

李尧堂卸下故意装出的严肃面孔,慈眉善目地夸起方言,显然也是支持通俗文学复兴。

“就像你说的,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有明确的区分,但没有明显的界限,严肃文学可以是通俗的,通俗文学也可以是严肃的,两者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就像《红楼梦》。”

“巴公说的极是。”

章光年道:“《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在古代的士大夫眼里,都是通俗文学,然而现在,这样的通俗是华夏文学的经典。”

方言冷不丁来一句,没准自己的《一代宗师黄飞鸿》,甚至金镛武侠作品,将来也会入选教科书,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文学经典。

“你倒是会顺杆儿往上爬。”

万佳宝笑骂了一句。

方言嘿然一笑,就见章光年请教李尧堂、万佳宝等人如何收场。

万佳宝反问:“作协怎么看待这件事?”

章光年道:“经我们研究讨论,人民群众需要通俗文学,应该给予通俗文学更大的发展空间。”

李尧堂语气里透着满意:“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沙陆墟同志的《粉墨生涯》?”

方言和章光年面面相觑,纷纷摇头。

李尧堂随即解释到,《粉墨生涯》写的是梨园艺人跟军阀势力之间的斗争,同样也是通俗文学,也是武侠。

上半年,《新民晚报》连载了这部武侠,由于文笔流畅,雅俗共赏,反响热烈。

为此,沪市作协和文联联合召开了一个“沙陆墟通俗文学作品研讨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