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 如此全面、立体化救灾(1/5)

粮食,等同于身家性命。

古代百姓抵抗灾害的能力十分薄弱,收成好的年景尚且一年到头吃不了几顿饱饭,稍微减产一些,就得节衣缩食,拮据度日。

一茬粮接续一茬粮,中间出点岔子,就得饿肚子。

若遇绝产绝收,那更是没活路,只能到处流窜,受官府、善户救济活命。而在等待救济的过程中,他们会吃树皮,吃草,吃土,挣扎着求生。

沿途有饿殍。

易子分而食。

这不是夸张之言,是古代灾害之下,惨不忍睹的现实。

朱厚照清楚,这一场灾害是对朝廷的考验,也是对自己的一场考验。

做不好,民心丧,造反起!

做好了,民心顺,地方安!

户部尚书孙交走出一步,肃然道:“回陛下,因京师纾困流民之举,京师内外粮食储备已降至二百二十六万余石,够维持京师军民八个月所用。考虑到山东灾情状况,臣以为调拨二十万石粮足矣。”

杨廷和皱了皱眉头,言道:“二十万石粮可解灾情一时,难以维持到秋后。臣以为,若救灾民,至少应给予受灾百姓四至五个月口粮,待涝灾消去,种下秋粮,方可让民有所盼,人心稳定。臣以为,至少调三十万石粮南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