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朱长夜审判,奶奶与孙女!【二合一】(2/4)
而写完之后,他都会用米糊糊抹在对联后贴在大门两边。
每一年春节,长乐这傻夫人死要面子,都会和五邻六舍吹嘘着他的对联,说是怎么怎么应景,怎么怎么文采斐然,很是自豪。
当她听着五邻六舍的夸奖,更是笑的合不拢嘴,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对联是她写的呢。
从那以后,每次春节到了,五邻六舍,特别是朱阿九一家,都会拿着上好东西给朱长夜一家拜年,继而很不要脸地讨要一副对联。
一副对联,县城要二十几文钱,那个时代读书人金贵,他们的字也金贵。
而朱阿九一家,只是用点小东西就顺走他的对联,省了二十几文钱。
可能他们一家也觉得惭愧,顺走对联时,嘴上还会不断说着“世珍好文采,不愧咱村里第一文人”巴拉巴拉之类的。
给他一阵全方位,三百六十度猛吹。
朱长夜待人和善,过年之际自当不会拂了他们的面子,哪怕没这吹嘘也会给的,便将对联一一写下送出。
甚至其他邻居想要对联,他也会免费给他们写。
久而久之,朱长夜对写对联也情有独钟,亦是喜欢贴对联,偶尔强迫症犯了要来来回回贴上去几十次,摆正了觉得顺眼了才肯罢休。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当时夫人可把他骂了好一阵,也自哀自怨了好一阵,说是自己为什么要拿对联去吹嘘啊!
县城上一副对联二十几文钱,咱家怎么白送别人?亏死啦!
一阵劈头盖脸数落。
而那时的朱长夜,一边和长乐说着不送不送,然后转头,就继续写对联送给邻居。
如今仔细想想,那段日子真的挺美好的。
此刻。
朱长夜满意的看着这副对联,然后回去把两个小家伙带出来,问道:“你们,觉得这副对联如何?”
话音落下,朱雄英先是走上去,盯着左看右看,甚至是上看下看,也根本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在皇宫里许久了,寻常百姓家没法看到字,但皇宫最不缺的就是会写字的文人,而且写的都比这好看。
朱雄英看得多了也就免疫了,对于春联这种东西,他看多了之后,再加上年纪还小,还真的是不能理解有啥意思。
“师尊,很.…很好看。”
朱雄英僵硬的说道。
“师尊,嘻嘻,超好看!”
“不愧是师尊!”
相比于朱雄英的僵硬,朱瑶就差点把崇拜写脸上了。
朱长夜笑了一声,他有点后悔,早知道不喊雄英出来了,一点品味也没有。
对,徒儿没品味。
夫人总夸他写的好。
夫人总不会骗他吧?
朱长夜笑着,之后抱起瑶瑶:“好了,不管好看与否,这里有了对联,为师也能看的舒心。”
“走吧,咱们回去,去看看你们奶奶需不需要帮忙。”
朱长夜正准备带着两个小家伙回去,但也在此时,他瞥向了不远处。
那里,
有六个天云观弟子,正带着三个小孩子回来。
是昨天被绑到山上的弟子,他们脱困之后,带着十二个孩子,终于是今天赶回来了。
“观主。”
女弟子先是走到前面,向朱长夜行礼。
朱雄英和朱瑶,也是有和她打招呼。
等招呼都打完了,朱长夜才问道:“那三个孩子,怎么回事?”
女弟子闻言,叹气道:“救回来十二个孩子,其中九个我和师兄师弟,都把他们送回家了。”
“而这三个孩子,有两个是爹娘没了,孤苦伶仃当乞丐被抓走的,然后还有一个孩子,是回家找不着自己奶奶。”
“噢?”朱长夜眼眸挑起。
想了想,开口道:“那个女孩的问题,我来处理吧。”
“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
女弟子笑着摇头:“不辛苦,这都是咱们以前也有做的。”
“若是说起来,还得多谢观主您昨日的到来,若不是您的到来,我和师兄师弟,甚至这十二个孩子,都是….”
女弟子欲言又止。
而朱长夜,也知道她想说的意思。
“伱们累了一天,回来就好好休息吧,雄英瑶瑶,你二人就随你们师兄师姐一起回道观,为师要出去一趟。”
朱长夜把朱瑶放了下来,然后往前走去。
途中凡是遇到他的天云观弟子,都有向他打招呼,而朱长夜都是点头回应。
很快。
他走到三个孩子面前。
看向那个女孩。
“小家伙,我带你去找你奶奶。”
如沐春风的笑容,再加上面容和蔼可亲。
原本还有些惶恐的小女孩,便点了点头。
“多谢爷爷!”
小女孩奶声奶气道。
朱长夜笑了一声:“等找到后,再说也不迟。”
说话间,
朱长夜掐指一算。
没算之前脸色还算好看,算了之后,却….越发凝重。
他望着那小女孩,一直望着,表情莫名。
小女孩被看的有些害怕,下意识躲到一路上帮助自己的天云观弟子身后。
半晌。
朱长夜叹息一声:“终究,是个苦命的孩子。”
“走吧,小家伙,带你去找你奶奶。”
.
…….….….….….
一天之前。
应天府,城北紫云观。
这里的香火不及天云观鼎盛,不过在朱长夜没到来天云观之前,这里香火是盖过天云观的。
如此情况,到了朱长夜出现之后才出现反转。
而香火虽然不旺盛,但还是挺多的,在众多应天府道观中,也算是中流层次。
这天。
紫云观弟子百般无聊,很快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从庙堂门口走进来:“嗯?林婆婆,你又来给你孙女祈福啊。”
林婆婆面容憔悴,她以前不是这样的,面容很好看,有人还说林婆婆像三十多岁的人呢,硬朗得很,只是孙女被拐走后寝食难安,饭也吃不下,逐渐变得憔悴起来。
“是啊,都三天了,还没消息。”
林婆婆声音亦是憔悴不堪。
三天前她的孙女被人贩子拐走了,他她去官,官府是接下的。
但这三天都没消息,而她一个老人家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是来这道观烧烧香,祈求孙女早日被救回来。
“这可恶的人贩子,林婆婆您也别太担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们总会伏诛的。”
紫云观弟子安慰道。
林婆婆心不在焉,应了一声后就走进道观里面。
林婆婆,林香花,林村人。
十四岁时,被爹娘安排和远一点的李楼村中,家里还算过得去,大了她三岁的李户结婚。
李户和林香花两人,他们虽然是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亲,没什么感情,但也是相敬如宾,十分恩爱,小日子过的不错,并且生了个儿子叫李大勇。
后来,
李家村一场洪水爆发,李户和林香花两人去救几个小孩子,他们救下了孩子,李户却因为体力不支,被洪水给卷走,享年四十三岁。
而林香花也因此留下了病根,身体不是很好,对于这件事,她没有会后悔救人。
有的是悲伤自己那时候,如果能注意到夫君李户,李户也许就不会死,一生都在为之前事情耿耿于怀。
很多人劝她,这件事情不是她的错,她那时候也已经不行了,否则也不会留下病根,但是她还是十分自责。
这样的想法,一直持续到儿子李大勇长大成人,努力考取功名成为一名狱卒后,对她说了一段话。
【爹娘你们以前救了很多孩子,是你们的仗义,才有如今的我,娘,你莫要一直自责,爹的性格您也清楚,您二老其实是一样的性格,假若你们互换,爹也会自责,那时候娘你知道爹的情况,你会怎样,是否会心疼爹?】
【娘,爹他若是在地下知道你的事情,他也会和你一样,娘,孩儿很感谢您还活着,也很骄傲,如此笨拙的我有您二老为爹娘,娘,您真的做了很多,娘,谢谢您。】
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