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故乡的变化(3/5)

他完全不理会众人,又自顾自地接着说道:“就算有人比咱们先登上去,也不能改变这铁一般的事实,月亮终归是属于我们汉人的,我们终归是要登上去,接嫦娥仙子回来看看故乡的变化。”

这一切其实只是张诚个人的有感而发,身边诸人自然还不能理解他话中之意,但并不影响张诚在他们心中的高大地位,他们也会如以往那般将自己还不能理解的话语,用心记下,待回去后摘抄于笔记之中,留待后人来猜解。

就在这时,中军张成芳快步走上前来,禀报道:“父帅,明远来报,张茂举从北路飞骑而来,为父帅献上匠作局最新制造的袖珍钟。”

“袖珍钟?”

张诚猛然想起前次自辽东返回北路时,曾向匠营大总管石铁根提及怀钟一事,当时他言夷人所制的大钟,却比日冕计时精准了许多,只不过其形颇大,莫说随身携带,就连搬动都十分费力。

所以,永宁伯当时曾建议石铁根组织匠营中的能工巧匠,对当年汤若望来北路试制的自鸣钟进行攻关,主要目的就是使其小型化,最好是可以做到随身携带之便。

为此,张诚还依着自己残存的记忆,当场提出了好多的想法来,不过他对于真正的应用技术也是一窍不通,只能凭借着自己记忆中的内容,给出一些大体上的方向。

比如将齿轮同比例小型化,以及杠杆擒纵装置、铜发条等种种理念,都是张诚提出来的攻关方向,在他的提示之下王干成、李成茂等人才想到了宋人苏颂,从而在他的《新仪象法要》中找到了相关图纸,再加以攻关改造后应用在了怀钟上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