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袁崇焕(4/5)

有了高产主粮种子,他已经丝毫不担心农民造反问题。

现在的农民造反只是小问题,以大明目前的情况还可以应对。

只要再坚持三五年,等全国的土豆红薯大丰收,一切都不成问题。

“1628年,陕西爆发王二起义,他们杀死知县公然造反。”

“崇祯帝得知后大怒,立刻命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三人互为犄角,剿灭农民军。”

“不久又以杨嗣昌担任兵部尚书,崇祯更是将解决辽东、平息民变的希望完全寄托于他。”

“杨嗣昌本人也非常有能力,他迅速制定了四正六隅十面网的战略,逼得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溃散,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投降。”

崇祯:王二,李自成,张献忠,这些都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虽说这些人造反是以后才会发生的,而且现在有了土豆和红薯,历史已经改变,他们三人估计也没有造反的机会。

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处死为好,把威胁的源头彻底消灭。

于是他当即下令派人捉拿此三人,死活不论。

杨嗣昌的表现引起了崇祯的注意,能够逼得农民军如此窘境,足以看出杨嗣昌的能力有多强了。

他在心里把杨嗣昌默默记下,等会就派人去找找此人,尽快调到身边任用。

如今身边缺乏能干的官员,这个杨嗣昌有能力的话,那就提前重用。

“1638年,清军再次入关,大掠山东,京师告急,崇祯随即调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勤王。”

“而这也让李自成等人有了喘息机会,他们迅速招兵买马,接连在河南、湖北攻克重镇大城。”

“此时,洪承畴率精锐将士正在辽东御敌,卢象升早已战死,孙传庭被诬陷畏惧敌人,遭怀疑心极强的崇祯下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