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旱情(3/4)

许敬宗颔首道:“朝中又有人开始指摘我等的行为。”“京兆府掌关中建设大权,好在有太子为许少尹撑着,若是太子殿下都撒手不管了,那京兆府分崩离析也不远了。”

不多时,刚忙完的狄知逊带着儿子狄仁杰正走来。

未等狄知逊先开口,狄仁杰道:“听闻朝中有人开始弹劾京兆府。”

许敬宗黑着一张脸道:“他们守着这些钱粮有什么用!长虫吗?”

狄知逊谦逊一笑,他低声道:“这世上总会有人一直秉持着短视的目光,但我等不能被这些短视的目光左右。”

闻言,狄仁杰原本恼怒的神色,松懈了许多。

在许敬宗眼里,又或者在狄知逊眼里,这个太子就是一个不喜欢与人讲道理的。

讲道理?这种事吃力不讨好,事实上只要看到关中乡民的笑容,那么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关中五月到了中旬,这一天大雨又席卷了关中。

怎么看都不像是会出现干旱的节气,关中几个大水窖都蓄满了水,用坎儿井的方式,将这些水窖连通在了一起,形成了地下的活水,在村县之间也成了取水的上好场所。

这天,长安城开始了科举,今年前来科举的有九千人,年轻的有十五岁的,年老的也有六十余岁。

只要向弘文馆递交籍贯与地方官府的文书,就能参加科举考试。

与前两年的科举一样,这一次的科举不问出身,不问门第,也不问是何人举荐,只要有地方官府出具的户籍文书,就能够参加科举。

因一旦科举及第,能够入仕,便会有长安的文吏去告知地方,哪个州府,哪个县的谁科举入仕了。

这一次依旧是房相主持科举。

朝中忙碌的当下,李承乾与父皇正在太液池钓鱼。

一旁的李治与李慎被姐姐李丽质安排到这里,给父皇与皇兄烤肉吃。

雨水飘在太液池上,这个春季雨水几乎成了关中的主要风景,大多数时候的天气都是这样的。

李世民道:“听说让京兆府将关中很多村县的地下都挖空了?”

李承乾看着鱼线上的一根树枝,树枝是浮标挂在鱼线上,解释道:“父皇要明辨是非,以京兆府的人力怎么可能将关中的地下挖空,只是让京兆府在几个取水较为困难的村县,让他们修建了水窖与坎儿井。”

“是他们夸大了?”

“是夸大了,其实当泾阳修建了坎儿井之后,每年夏季,泾阳的坎儿井就成了一个避暑胜地。”

李治与李慎将烤好的羊肉串放在父皇与皇兄的面前,等候着下一步的安排。

本来这种事不需要兄弟俩人来办。

李治一度怀疑,宫里的太监是不是快死绝了。

李承乾低声道:“行了,自己去玩吧。”

两个弟弟如蒙大赦,快步逃离这里。

太液池中的那只鸭子,依旧自在地游着,它长得越来越肥了,身为一种迟早要成为餐桌上的菜肴,它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被当作一种美味食材的魅力。

傍晚时分,李治再也忍不了了,他叫来了三个太监,跳下太液池将自己养大的那只肥鸭子抓了上来,而后杀了烹之。

三年了,养了这只鸭子三年了,它终究还是成了李治的盘中餐。

这孩子吃鸭肉,吃得特别痛快,还放言在太液池再多养几只鸭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