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战争阴云(3/4)
李世民微微抬首,看着开阔的蓝天,天空碧蓝零星的云彩飘荡,“承乾这孩子说,有朝一日不用他向朕讨要,有些权力朕自会赐予给他。”
皇帝的父子家事不好评价,尉迟恭行礼道:“太子殿下一时少年意气罢了。”
李世民拍了拍有些中年发福的肚子,转回身道:“让这些孩子们休息半日吧。”
“喏。”
“朕年事越来越高,却不如这些孩子有锐意。”
“陛下,正值壮年,为何说如此暮气的话。”
李世民笑道:“敬德,伱也几次向朕辞官告老,就不要与朕说什么暮气。”
尉迟恭低头,嗓音浑厚地道:“末将惭愧。”
走了两步,李世民又有些懊恼,问向跟在一旁的尉迟恭,“你说承乾这孩子怎如此偏执?”
脚步继续走着,尉迟恭思量了片刻,道:“陛下,太子殿下以往说过一句话。”
“什么话?”
“殿下说为官为臣,即是为社稷为万民,有些事就该是偏执的,这不是吹毛求疵,这是应该有的要求,因此才会有传言,各县的县官都活得战战兢兢。”
李世民笑着摇头道:“敬德,你也糊涂了。”
尉迟恭抚着自己黑里掺白的胡子,道:“末将愚钝,不知是何处说错了?”
问他东,他说西,敬德也不敢评价太子。
李世民面带笑容,又是轻咳了两声,没有再多言。
皇帝的风寒已得到了好转,现在偶尔会有轻咳,身体已没有大碍了。
其实东宫的纪王殿下恢复得更快,同样是风寒,纪王殿下只用了五天就恢复得当。
东阳公主说这是纪王殿下正在长身体,得个小病恢复得自然很快。
陛下人到中年,自是没有少年人恢复得快。
朝中近来很忙,同样忙碌的还有渭河沿线的几个县。
一个简陋的淤地坝立于河道中,横跨渭河两岸,东西两侧形成高低不同的水流。
第一个淤地坝总算是建成了,许敬宗用满是淤泥的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这下也有不少淤泥挂在额头上。
看着水流从堤坝口流出来,众人心喜。
李泰坐在一边写着记录,道:“现在正是关中水位较低的时节,六月之前再建设两处淤地坝,是来得及的。”
许敬宗汲取先前的经验,但并不是因当初堤坝建设时出了差错,而是因当时水位较高。
不过这座淤地坝很厚实,依旧是按照水位最高的要求来造的。
李客师奉命护卫魏王,他脚步匆匆而来,道:“殿下,吴王殿下来了。”
李泰搁下笔,吹拂纸上的墨迹,将其晾在一旁,用一块玉石压住,站起身道:“让他过来吧。”
“喏。”
现在关中的纸张越来越便宜了,十钱一尺的纸张已成了现在关中最紧俏的物件。
杜荷造出来的新纸虽说昂贵,但没有渭南出产的旧纸卖得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