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查(2/4)
张大安的话语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这洛阳由东宫太子说了算。
这是陛下赐予太子的权力,去年太子年满二十时没有计较这么多,如今的东宫太子,只不过是在行使权力而已。
李义府命人打开了粮仓,将一袋袋地粮食扛了出去。
张大安翻身下马道:“刺史与主簿要见你。”
现在的洛阳刺史还是马周,主簿是去年从长安调任而来的张玄素。
有人前来禀报道:“回主事,一共三千石粮食。”
李义府道:“还差五千石,慢慢查。”
大袖一挥,先将这群闹事的家仆全部拿下了。
县令向张大安禀报道:“这位主家的家仆姓崔,名耘,其人本名姓裘,崔家的一位公子赐予的姓。”
李义府颔首,就带走了人与粮食。
张大安朗声道:“京兆府调令,命各县县官,不得将粮食运出洛阳。”
洛阳城内,刺史府邸内,马周与张玄素正在商议着,因吴王殿下就要大婚了,因此先回了长安。
权万纪留在了洛阳,等吴王大婚之后,便会再来洛阳走动,这是去年冬天就安排好的。
自从太子任陕东道大总管,总管洛阳与潼关事务开始,入尚书省,执掌农事建设,从去年年初到现在,崇文馆与京兆府的人手一波接着一波地来到洛阳。
直到今年东宫太子让京兆府下了政令,查清洛阳赋税。
这件事来的并不突然,随着东宫太子的权势越来越大,长安各县是什么样,现在的洛阳恐怕也会变成东宫太子所想的样子。
太子的大手早就伸到了洛阳,并且是名正言顺地,得到陛下准许的。
张玄素道:“当初,老夫就几次劝谏陛下,要厘清赋税。”
马周看着太子的一纸政令,低声道:“当初松州大战时,便觉得洛阳的赋税不对。”
李义府快步走来,他拍去官服上的一些沙子,道:“只查到了三千石,张大安已去各县查问了,没有洛阳刺史准许一粒粮食也不能出洛阳,洛阳的粮食只进不出。”
权万纪担忧道:“如此一来各县与洛阳士族一定会抵触的。”
张玄素道:“关中的粮食终究是有限的,西域战事不知还要打多久,粮草还要继续运往关中,事关西域大计,粮食与赋税必须保住,查得好,就要往上查二十年。”
权万纪又道:“洛阳会出乱子的。”
马周阴沉着脸,他来洛阳已有三年了,道:“皇帝对外用兵他们就敢拖延赋税,是不想此战太顺利,哪怕西域此战输了,诸位觉得陛下会不会向世家妥协,世家就是趁着大战的时机,给朝中施加压力。”
其中暗流涌动,无形间能感知到那些人包藏的祸心与肮脏的谋算。
张玄素又道:“对有些人来说社稷不算什么,他们能够动摇皇帝的主见才是最想要的,中原太平时他们想着兼并土地,皇帝要打仗时,他们胆敢拖延赋税,是想逼迫朝中给他们什么?许诺?富贵?gāo • guān厚禄?世代勋爵?”
权万纪深知洛阳与潼关对关中何其重要,皇帝给太子如此大权,是希望太子能够执掌洛阳,给关中输入粮食。
这也是皇帝的图谋,西域这一战说不定几年前就开始准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