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李象:啊?(4/5)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老李真鬼迷心窍觉得不合适,他也要考虑考虑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能不能同意。

李蘅芜和魏叔玉结婚也算是好事儿,虽说魏叔玉比他大了七八岁,可这年代老夫少妻很流行,大八岁根本不算是事儿。

历史上的衡山公主,命运不是很好。

在经历过悔婚的事儿后,李世民终于在贞观二十三年二月六日,也就是长孙皇后生日那天为女儿敲定了婚事,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长孙操之子长孙诠。

长孙操是衡山公主母亲长孙皇后的叔父,在贞观朝,长孙家族备受太宗宠遇,算上长孙诠,长孙家一门已是四尚公主。

分别是长孙孝政尚高密公主、长孙冲尚长乐公主、长孙曦尚新兴公主,再加上一个长孙诠,可不就是四个了?

然而好景不长,长孙无忌被贬后,长孙诠被牵连流放巂州,被地方官所杀。

衡山公主为此虽说没有直接向李治表示愤怒,却从此不再梳妆打扮,以此来表达对李治的抗争。

李治也是个老妹控了,他也不忍见妹妹如此消沉,后又为她重新安排了一桩婚事,将她嫁给了出自京兆韦氏的韦正矩。

韦正矩由于尚公主,还是李治一母同胞的亲妹妹,短时间内便由奉冕大夫升为从三品的殿中监,一时平步青云。

可惜因为公主与前夫的感情太过深厚无法忘怀,这段婚姻始终不如前一段婚姻那般和谐,以至有了韦正矩失礼于公主的传闻。

或许也正是因为对前夫一往情深,衡山公主没过几年便一病不起,随后便病逝在家中。

李治有点不太能接受,于是便迁怒驸马韦正矩,让三法司对其进行调查,随后就让人“把此贼乱刀分尸,拖去山中喂狼”。

悲痛之下的李治又来了一出逾越礼制,用皇后之礼给衡山公主——也就是当时的新城公主下葬。

从这儿也能看出来唐朝公主的确不能娶,毕竟公主们的第一任夫婿很容易出事——但这出事却和公主本人并无关系。

李象倒是不记得这么清楚,就是记得这位最小的姑母婚事上命运多舛。

如今能够嫁给魏叔玉这个长寿的老实人,也算是有一个好的归宿。

说起来魏叔玉也算是长寿锦标赛的一个人物了,毕竟可是能活到神龙五年的种子选手……

为了表示对魏征的追思和器重,李世民甚至破例让魏叔玉没有降等袭爵,仍旧是郑国公。

当然另一方面也是给女儿铺路,毕竟嫁过去不是国公之子,至少也得是国公本人不是吗?

李蘅芜如今也是个小富萝莉,李象商会当中的纺织业,就是李蘅芜在负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