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磨砻淬励,文武相济(2/5)

这一时间段,朵颜三卫极其听话,甚至还经常率众劫掠东蒙古鞑靼。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东蒙古鞑靼重整雄风,朵颜三卫又开始与东蒙古鞑靼眉来眼去。

朝廷这时候鞭长莫及之下,也没办法,只能象征性做好准备——“孛来与三卫交通已非一日……预防之道在我当然。”

在此之后,朵颜三卫则是在孛来帐下听令,一度跟着打到了中亚去。

而等到也先去世,东蒙古一分为二,朵颜三卫便一方面以大明藩属自居,一方面又同时臣服于土蛮汗。

思想上希冀借着双方的对抗,找机会恢复dú • lì,行为上皆有劫掠,两边得罪。

如此分裂,必然是内部争端不小。

骑墙了二百年,再加上大明朝一度赶着趟当乌龟,朵颜卫如今几乎不把朝廷当回事——打不过无非就是低头受封嘛,一直都是这样。

于是,到了万历年间,首领董狐狸为了压制内部争端,便一门心思向大明朝劫掠,转移内部矛盾。

今年春,董狐狸便因粮食用度的问题,就想在蓟辽一带劫掠一番,所幸遇到了戚继光,撞了个头破血流。

只是没想到,其人竟然毫不喘息,转眼就准备明年春再来一次!

而王崇古对于此事给出的方案,跟他这个人一样思路清晰。

他对鞑靼温和派与激进派,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温和派比温和派本身更温和,又对激进派比激进派本身还激进。

跟俺答汗称兄道弟,对朵颜卫则是喊打喊杀。

王崇古说罢,便静静等着皇帝的答复。

以前是世宗与穆宗都不欲启边衅,户部整天吵着没钱,言官天天说不跟蛮夷一般计较。

但如今形势却大不一样!

皇帝有意操练京营,整饬边军。

年初重启开中法时,甚至授意殷仕儋,率先将蓟辽的粮仓先塞满,其目的不言而喻。

而户部也经历了南直隶、湖广两轮搜刮,定然有着不少余钱。

乃至于这两年的言官也不轻言与人为善,当初开互市之前,还频频督促宣大出塞打秋风。

当然,除去这些,最成熟的时机,还是他王崇古入了内阁,辅掌兵事。

他难道能只满足于捞些钱?

当然不行!

在其位谋其政,若是能在任上,平定北方、扫除鞑患……

那才不枉在内阁走一遭啊!

如今瓦剌颓废消匿,俺答汗归附,黄金家族土蛮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都不是整君立威的好对象。

反倒是朵颜卫前元辽王族裔,名头大,体量小,偏偏跳得最欢!

岂不正合适朝廷用来“耀威武而防侵暴,庶中国之体统尊,外夷之观听肃”?

一旦此役战而胜之。

无论是拔高内阁声望,还是震骇蒙古右翼,都有助于为平定土蛮汗铺路造势……

国朝二百年未竟之功,未尝不能在他王崇古手中实现啊!

别说民间的生祠,便是武庙也未尝不能一窥!

想到这里,王崇古险些没控制住,露出提前为自己庆功的笑意。

……

朱翊钧看着王崇古嘴角露出诡异的笑容,莫名感觉恶寒。

晋党别是在算计自己吧?

土木之变?还是庚戌之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