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收文之外的收文?(4/5)

无论从哪个角度,他都想不通为什么城门事件、知州大人的处理结果会是雷声大雨点小。总感觉一切就像此时乌云慢慢汇聚着的天空在酝酿着什么。

最主要的,知州大人把他那两篇文章给留下了。为什么呢?

“哎哎哎?你们知道没?咱们桃县县案首的文章,听说被知州大人给留下了!”

三人甫一进绵州馆所大门,就听到桃县的考生在嚷嚷。

学子们,并不仅仅只有科举一条路。除了蒙荫入仕的等等,还有就是:提前争取。

或在公众场合高谈阔论、与人辩文、作诗对词等,籍此扬名。若有幸传到主考官们的耳中,则对衡量取仕时有利。

或:将自己以为得意的文章,通过各种途径递交、或直接扔进某些官员的府邸。更有甚者,冒大讳投进官员的轿中。为的也是另获青眼。

若得官员赏识,就极有可能跳过科举,直接任用。就算科举,也对最后排名有利。

每个学子都想试试。

这就好比臣子与陛下。臣子们会想方设法让陛下想起自己、记住自己,因此也是花招百出。若不如此,就算成绩突出,亦难有进步。

那一旦被陛下记住了,遇到什么事的时候,就会想:嗯,这事交给这人办就可以。

一旦学子被官员记住、或者是听到了其名声,有的官员便会主动让人搜集该学子的文章阅览。

所以桃县的考生们都与有荣蔫、兴奋莫名。

这可是主动讨要啊,太了不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