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张宁的一天(2/4)

虽然酿酒会消耗大量的粮食,但是张宁还是在张凡的坚持之下,同意修建了这处酿酒作坊。

就因为张凡曾经保证,说他能够有办法酿造出度数更高的的美酒,一斤酒能换百斤粮食都不止。

张宁虽然当时不知道张凡所说的度数更高是个什么意思,但是她还是相信了张凡的话,力排众议的决定酿酒。

就在前几日,酿酒作坊用张凡的法子,果然酿出了张宁等众人从未品尝过,甚至闻所未闻的美酒出来。

尝过那酒之后,众人纷纷都觉得张凡所说的一斤酒换百斤粮食所言非虚。

一时间,酿酒作坊顿时就成了这山寨的重中之重。

平常不仅在这里干活帮工的人不少,甚至还有专门的人看守护卫。

尤其是张凡设计的最后的那个步骤的屋子,平常等闲人更是不得进入,里面的几个帮工也是挑选的黄巾信众当中心腹可靠之人。

张凡虽然不懂酿酒,但是这个东汉末年的酒张凡喝过一次之后就知道,他绝对能在这酒的基础上再酿出更好的酒来。

不说别的,单就是提纯和过滤两个简单的办法,就能让这时代的浊酒至少能够提高些度数并且更加清澈。

等新酒一出来,张凡就给张宁等人解释了什么是提纯,什么是过滤,所用原理无非就是利用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把已经酿造好的酒再经过蒸馏后冷却,从而提高酒精的度数的方法。

道理非常简单,工具也很好置办,所以这几乎是没什么门槛的,就能够轻易的得到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绝对独一无二好酒。

张凡虽然不知道后世的二锅头具体工艺是啥样的,但是想来基本原理也必然跟自己的这种蒸馏之法差不太多。

至少字面上吧,自己这酒也是二次蒸馏才得来的,所以也就毫不客气的给这酒起了这么一个接地气的名字。

这名字当然让张宁等人很不满意。

按照裴元绍的说法,这酒就是“仙酒”“神酒”也叫得。二锅头?听着就还是哪个村里的老丈自家酿的浊酒。

不过众人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好名字,张宁算是她们当中最有学问的了,读过的书比其他几个人加起来的还多,可是她看的大多是些道家典籍,这么些年下来死记硬背的记住就算不错了,很多书里面的微言大义她自己都不知道是些啥意思,想让她灵活运用的起个名字就真的是有点为难她了。

更何况她还是个不好酒,不懂酒的,所以众人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名字,也就只得暂时作罢,接受了二锅头这个名字。

不过这改名一事已经正式的提上了他们每日饭桌上的议事范围,大家都决心在下次周家再来人接洽之前,无论如何都要给这酒再起一个更好的名字。

对于这种酒,张宁是抱有非常大的期待的,所以也就非常的重视这处简易的酿酒作坊。

每天不过来看一看,走一走,亲自去数一数那些新酿造出来的酒瓮,她的心里就总觉得不踏实。

正如张凡经常跟他们说的那样,他们这些黄巾余孽,被困在这茫茫太行之内,想要做到自给自足都很困难。

要想养活这大山内的估计不下百万的各种黄巾余孽或者贼寇匪盗,要么就要时常下山劫掠,甚至攻打州郡,要么就得有所产出跟外界物资上能够交换。

靠着劫掠虽然能解一时之急,但是却也难保证就养活得了如此之多的太行群盗,尤其是一些被各山寨视为累赘的老弱妇孺,不给他们找一条活路,大多数的老弱可能连这个冬天都熬不过去。

打劫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点从一开始张宁等众人就非常的赞同张凡所说的这句话。

但是这茫茫大山里又有多少产出能够拿得出手来跟外界交换来他们所急需的各种物资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