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皇帝密旨(1/5)

朱简烜考虑了几天之后,开始给当皇帝的父亲写回信。

告诉他,自己的计划准备已经基本完成,过完年后就可以回去开始干活了。

希望移民的火轮船队能帮自己运人,希望朝廷方面也做好准备,应对可能由此引发的情况。

然后说明自己对江南地区局势的分析和担忧。

救灾和移民结束后可能会出现的工厂倒闭潮,失业知识分子和工人合流有风险。

在此基础上,建议父亲开始实施最低工钱制度,比如应天府任何工匠的月工钱,都不得低于三个银元。

若是能在本土全面实行,应该能够推迟后续的危机。

若是在民间厂商范围内难以执行,建议从皇家工厂和皇家商行开始实施。

这样可以将皇家厂商与民间厂商的风评拉开差距。

让百姓相信皇家是好的。

朱简烜的信,随着移民船返航,在咸宁四十一年十一月中旬送回了应天府。

大明皇帝朱仲林看完信后,对朱简烜的计划颇为满意,期待自己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北方光复。

对于朱简烜关于民间矛盾和风险的分析颇为认可。

历朝历代的反贼,基本都是读书人发动了农民,才形成了难以控制的规模。

但是对于如何解决问题,在具体的思路和方向上,皇帝的看法却与朱简烜有明显的差异。

在皇帝看来,古代反贼首领要发动农民,换个角度看就是“要得人心”。

古代杀恶霸地主分田,是收拢人心的最佳办法。

现在农村的做法是一样的,在城市要类比的话,就是杀恶霸东家,给工人分钱乃至股份?

朱简烜是正方向思考,主动给工人加工钱,避免他们被野心家发动。

但是皇帝却是理所当然的反过来思考。

不能让野心家有机会做这些事情,遇到做这种事情的反贼立刻剿灭。

皇帝觉得自己是天命所在,自己本来就是人心所向。

觉得主动给工人加工钱莫名其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