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皇帝密旨(3/5)
按照很多中的说法,这种圣旨“不合法”。
但皇帝的意思就是法律,圣旨就没有不合法一说,只是不一定能够执行。
在前世历史上的明朝中后期,没有内阁票拟的圣旨很难执行。
因为内阁大学士是文官系统代表和领袖,大学士们不为皇帝的旨意写票拟,意味着皇帝与文官系统的意见有分歧。
所以不是中旨不合法,而是旨意损害了官员的利益,官员集体拒绝执行而已。
但是换个角度看,若是领圣旨的人愿意执行圣旨,也不在乎文官系统的利益和排挤,那有没有内阁票拟根本无所谓。
甚至于,没有票拟可能比有票拟更好,更能代表皇帝本人的意志,更加不可置疑。
朱简烜的圣旨还是皇帝亲笔写的密旨。
朱简烜把这圣旨看了一会儿,心中莫名的升起了一种特殊的猜想。
这份圣旨能将北伐之功与朝廷官员完全撇清关系。
甚至可以阴谋论一下,可以让人猜测皇帝是想要北伐的,但是被官员集体反对乃至架空。
以至于皇帝都要写密旨,让在外的藩王出兵北伐了。
朱简烜拿着这封圣旨,带着自己的二十万大军北伐,若是遇到任何人阻碍自己的行动,可以直接抓住了当场枪毙。
朱简烜没想到自己老爹给了自己这么大的信任。
本来还准备在出兵的时候遮掩一下的,现在可以大张旗鼓的准备和行动了。
引诱反对北伐的藩镇出来捣乱,然后直接打死。
实际上,就算是他们不跳出来,自己也可以拿着这封圣旨主动出手,将所有藩镇和现有官僚全杀了都没问题。
只是暂时不需要做的那么绝,还是以优先北伐的正事为主。
先解决了北方的清国,再回过头来清理藩镇。
朱简烜仔细的考虑了之后,将圣旨小心的保存起来,然后把秘书府的段玉裁叫了过来。
让他去写一篇讨清虏檄文。
段玉裁听到命令,整个人都是一愣:
“大……大王?臣刚才没听清楚,您要臣写的是讨清虏檄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