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第 102 章 多情总被无情伤(2/3)

翌日阿萦起了个大早,因颂哥儿也想去参加福儿的及笄礼,阿萦便与颂哥儿一道坐车去了周家。

周文禄如今是沈家的大管事,手里有了余钱后便在京城买了一座更大的宅子,将周家二老接到京城来养老。

周父周母原本都是沈家的小厮和丫鬟,两人本本分分了大半辈子,生的一双儿女却如此有出息,甚至连堂堂卫国公夫人亲自上门来给周家的女儿做及笄礼的赞者,街坊邻居无有不羡慕,纷纷到周家来祝贺。

夫妇两人与有荣焉,对着阿萦感激不尽,就差三拜九叩。

在征询过福儿和沈玦的意见后,阿萦与周父周母商议将婚期定在了半年之后,又议定了聘礼以及小夫妻两人婚后住在何处等等琐碎事,这样一来还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备婚的这段时间福儿就依旧住在家中。

“夫人,阿玦给我取了个新名字。”福儿悄悄凑过来对阿萦道。

“什么名字”阿萦含笑问。

“芙儿,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他说兰花与芙蓉都是香草,寓意美好,从今往后,我就叫周芙儿啦。”

芙儿说着,羞赧地向着对坐眼睛就没离开过她的沈玦偷偷投去一眼。

芙,不光寓意美好,亦是形容美丽的女子,弟弟这是在拐着弯夸芙儿呢。

未婚小夫妻两个感情很好,对视一眼眼里的甜蜜都能溢出来,想到四年前弟弟还是个少年郎,芙儿是个没长大的小丫头,眨眼间两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阿萦心里颇为感叹。

处理完弟弟的事情阿萦心里总算落下一块石头。

如她所言,自那日过后裴元嗣便再未酗过酒,每天傍晚会来锦香院陪着两个孩子说说话,一起用膳,饭后玩上一个时辰,就算是再忙忙到夜里,他也还是会抽空过来哄两个孩子睡觉。

阿萦觉得裴元嗣在教育培养两个孩子这方面倒是很负责,而且她不再阻拦他与昭哥儿亲近,裴元嗣也没再表现出对昭哥儿血统的怀疑,两人每天客客气气,便如同这世上再普通不过的一对夫妻,貌合神离。

该关心的时候阿萦一次都不会落下,照旧给他做衣服、绣香囊,在孩子们和家人们面前两人谈笑自如,出双入对,默契地仿佛从前的事情都未发生过。

除了身边亲近的心腹,大家甚至都以为两人和好了,赵氏不再抱怨裴元嗣,绥绥也不再想方设法地给爹娘制造机会相处,每天都以为自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小姑娘。

每逢初一十五他会歇在阿萦的院子里,两人躺在一张床上,却分了两床被子,裴元嗣并未再碰过她,阿萦以为他会很快让她帮忙张罗纳妾,他一直没提,有一次晚上她便主动地提了提。

裴元嗣脸色就不太好,生硬地说不必,继而没坐多久就借口离开了。

阿萦想,大概以裴元嗣的身份地位,不用她帮他找,他自己就能找着喜欢的,她这位贤惠大度的妻子就别操那么多闲心了。

今夜是十五,裴元嗣回来的有些迟。

裴元嗣和成嘉帝在前朝大刀阔斧地整顿军制,沸腾的民怨是按下去了,各地招募的士兵们也为老弱病残的军队里注入了新鲜血液,军队的战斗力是否得以提高还有待验证。

不过军制改革伤及的是哪些各地戍守的将军和指挥使们的利益,除了朝中不时上书弹劾裴元嗣及军制改革拥护者们的奏折,有些按捺不住的勋贵将军们已经“被逼无奈”只能揭竿而起。

今年全国各地少说兴起来三四场叛乱,俱被提前准备好的当地州府镇压,并未闹出什么大乱子。

除了这些大乱子,层出不穷的小乱子更叫人头脑烦乱些,譬如这招募的军队该如何调度军饷分发,军队的归属属于谁,若分属于私人那必然不能,定要设立相应职位来制衡军队首领。

再则卫所里违法的军官总要处置,募兵之后原先的卫所该如何处理等等,裴元嗣都要根据现实的情况与兵部、内阁进行调整细则。

阿萦见裴元嗣神色实在疲惫,便劝他不必去看孩子们了,让丫鬟们伺候他赶紧洗洗上床休息。

一整天没见,裴元嗣却还是去看了两个孩子,绥绥和昭哥儿睡下的都早,裴元嗣没打扰姐弟俩,在梢间待了一小会儿便回来随便冲了个澡上床睡了。

他看起来是真的累了,躺了不过一时半会儿的功夫就微微地有了鼾声,阿萦躺在他身边,给他掖了掖没盖严实的被子,很快也进入了梦乡。

自从芸香死后,阿萦已经许久没做过噩梦了,她没想到今晚竟然会再次被噩梦魇住。

她梦见她死之后,沈明淑将她的尸体火化成了骨灰下葬,裴元嗣打完仗回家,第一件事情先去宫里述职,随后回府去了怡禧堂见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告诉他,阿萦死了。

阿萦的意识消散在虚空之中,清楚地看见裴元嗣听见她的消息之后第一反应是愣住。

裴元嗣去了锦香院。

他连孩子都没看,就在两人曾经无数次翻云覆雨的那张床上呆愣愣地坐了一整夜。

半年后,趁着他出去打仗的空隙,赵氏做主将薛宁婉接进卫国公府,瞒着裴元嗣替他纳了薛宁婉为妾。

裴元嗣没有碰过薛宁婉,甚至看都没去看过她一眼,他让下人每日打扫锦香院,不许除了他和两个孩子以外的任何人进去,回来之后的每天都会去锦香院坐一会儿,偶尔还会宿在那里睡一宿。

再后来,刘妈妈的尸体被人从枯井中挖出来,沈明淑饮鸩自尽,薛宁婉勾引裴元嗣不成,被裴元嗣瞒着赵氏雷霆手段随便给她打发人嫁了。

在她死后的十二年间,裴元嗣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傅,成嘉帝临死前向他托孤,裴元嗣辅佐太子登基,帮助新君南征北战,平定周王、蜀王叛乱,改革军制,一生戎马,成为当之无愧的两朝权臣。

就是这样一位忠君爱国兢兢业业的忠臣良将,却在四十二岁时因旧疾复发英年早逝。文治六年,卫国公最疼爱的女儿裴二小姐风光出嫁,那一日京城十里红妆,送亲的队伍从城东浩浩荡荡排到了城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