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2/3)

萧昀钺的眼里波光潋滟,宛若细碎的星辰,年纪轻轻,眼角就有着不自知撩人的风情,犹如这红莲诞生出的鬼魅。

谢衍之垂眸看着眼前的红莲,抬手接了过来,萧昀钺见谢衍之接了自己的红莲,露齿一笑,屈膝双手搭在谢衍之的双腿上,乖巧地将头枕在谢衍之的大腿上。

萧昀钺闭着眼睛低声喟叹道,“真好。”

一个月后,边关加急,皇帝已经老了,没有年轻时的雄心壮志,有的只是想要稳固自己皇位的念头,在主战还是主和之争中,皇帝选择了主和。

但外敌并不领情,此次他们达成了三国联盟,相比于求和的那一点利益,将天朝打下来,才是真正一块大肉。

芝麻和西瓜放在面前,谁都知道该怎么选。可怜的是抵御边境外敌的将领士兵们,朝廷并没有主战的想法,所以粮草武器并没有及时上。

三国联盟忽视了天朝传来的求和书,反而增长了气焰,攻打城墙更是凶狠卖力。

天气逐渐转凉,更何况是最北方的边境之地,这一战就是三个月,连京城都飘起了大雪。

京城自入冬以来,就一直被厚重的阴云笼罩着,西北西南之地已经连续失了十几座城池,连大将军率领的军队,三个月以来都陆陆续续丢了三座城池。

朝廷不重视,前期没有准备,运往军队的粮草和兵器断断续续,就像是夏天炎热皲裂的地皮,明明急需一场酣畅淋漓的暴雨,而实际上落下来的只是绵绵春雨。

天气愈是寒冷,对后勤的要求也就愈高,三个与天朝接壤的小国家,本就适应西北西南之北的天气,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之下,占据了优势。

天朝看起来国泰民安,但长期以来朝廷的不作为,苛捐杂税,安稳之下的太平之世,底下早已腐烂。

又是除旧迎新的一年,京城里仍然繁华依旧,根本感受不到国家之危的气息。

春节之后,边关频频告急,皇帝在上朝之时大发雷霆,对天朝将士表现出的无能,出奇震怒。

让皇帝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将军在寒岭之战中竟然陨了,寒岭之战,天朝虽然艰难胜了,但将军断后,等士兵前去搜救,从雪地里挖出大将军时,大将军已经失血过多没了生息。

皇帝近一个月来,头上多了许多白发,身体好像也随着这个天朝衰败了下去,一日不如一日。

近日皇帝寝宫时常听见皇帝的咳嗽声,是得了风寒。

谢将军府从接到边关传来消息的那天开始,就一直闭门谢客。听说当晚谢夫人就一病不起,差点就要随大将军去了。

在大将军出葬当天,谢夫人以泪洗面,趴在即将下葬的红棺木上,红肿着眼睛声嘶力竭,最后倒在儿子怀里声音嘶哑,直到再也哭不出声音,无声的流泪。

大将军下葬的那天,皇帝也到了现场,见真情悲切一副病容已久的谢夫人,出声安慰道,“谢爱卿生前悲壮,相必也不愿意看到夫人如此伤心,节哀顺变。”

谢夫人没有回皇帝的话,只是目光空洞洞的看着不断被黄土掩埋的棺木,眼里不断地落下大颗的泪珠。

皇帝也没责怪谢夫人的无礼,握拳放在唇边咳嗽了几声,看了一眼搀扶着谢夫人的谢衍之一眼,皇帝转身就走了,只是背影佝偻了几分,像是又瞬间老了几岁。

老了,连谢霖成都走了,阿琅要是知道了,怕是也要难过几天,可惜呀,他走的最早。

大将军下葬那天,所有人走完之后,谢衍之一人在大雪天,在墓前整整站了一夜,第二天才一身落白回到谢府。

皇帝知道后,心里有些复杂,谢霖成是真没了,既松了一口气,又更加焦灼,现在这天下形势根本脱离了他的掌控。

谢夫人受了风寒,身子骨本就弱,第二天发起了高烧,缠绵床榻,三天后也没了。

整个谢府一片死寂,飘着白纸,谢夫人的葬礼简办,与谢父葬在了一起。

朝廷之上无不唏嘘,大将军生前何等威风,如今,谢府的风光随着大将军的死亡而没落了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