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炮灰不下乡4(2/5)

城里不比农村,烧地锅,蒸馒头方便。苏曼家最大的钢精锅蒸馒头一回最多只能蒸十二个馒头,也就够一家人吃一天的。

她们家,包括左邻右舍,都是在职工食堂,中午吃饭时顺带着多买些馒头带回家来吃。

把锅里的馒头和粥都端到客厅后,苏曼敲门喊弟弟苏明、妹妹苏媛起床。

苏曼现在上高二,初中和高中现在都是两年制,这就意味着她必须要在一个月内找到工作,否则等到七月毕业就得下乡。

且不论原主的愿望就是不下乡,就算她不提,苏曼也没打算下乡。就她这不到一米六的小身板,地里农活是真干不了一点儿。

苏曼上辈子是南方小土豆,这辈子明明是北方姑娘,家里其他人个头都不低,就她,也不知道遗传基因在她身上出了什么问题,愣是以一己之力拉低了全家人的平均身高。

今年上五年级的小妹苏媛跟她差不多高,这真是一件一个悲伤的事情。

都说二十三猛一窜,她现在就希望自己二十三岁之前还能再窜一窜,哪怕长高一厘米她也不嫌弃呀。

对于工作她已经有眉目了。原主记忆里曾经有这么一件事情,她有个同学说起离她们家很近的国棉厂在这周,准确说就是今天,会有一场招工。

说是对外公开招工,其实参加的都是国棉厂领导的亲戚和子女。这场招工说不公平很不公平,因为知道这场招工的人非常少。

招工启事贴出来的时候,故意贴到了工厂墙上最不显眼的地方,拢共就贴了十来分钟就被揭掉了。

说公平是因为这次招的人数不多,就寥寥几人。领导们抬头不见低头见,招谁家孩子,不招谁家的都不合适。众人商议后决定来一场统一考试,一切凭成绩说话,谁考上就录取谁。

这个国棉厂很多人挤破头的想进去,不仅是因为工资福利好,还因为他们厂的家属楼,是大毛国援建的毛式楼房,每一户都有dú • lì厕所和厨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