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开局便是巅峰的下西洋(2/4)
“建立通商,交流众国,是个好举措,如此一来可大开商路,能给朝廷带来数之不尽的金银。”
“还可将大明国威宣传四海,并且对世界其他国家进行试探监督,一旦发现有对大明有危害的国家,可为将来出兵而做准备,是很好的举措。”
听到老朱对下西洋的举措高度赞赏,朱瞻均只是笑了笑没做回应。
在政治目标和国家利益以及历史影响上,郑和下西洋是永乐朝一大壮举。
然而在百姓民生以及世家大族方面,可能就不是那么好的举措了。
郑和下西洋确实带来了不少货物,让老爷子狠狠的阔绰了一把。
可老爷子不懂商业贸易,或者是急需要用钱,把各种珍贵的香料,大批的投入市场,让这些香料的价格急速暴跌。
甚至后期都发展到,直接拿胡椒给官员顶工资。
搞得永乐朝的官员们,看着一大堆胡椒发愁。
卖吧,卖不出去,朝廷售卖下去的到处都是,能买得起的早就买了。那些买不起的,你卖的再便宜,也是他们承受不起的价格。
永乐朝的官员们,捧着价值不菲的胡椒,结果一家老小差点被活活饿死。
可见自家这个老爷子,有多么坑人。
还有在百姓方面,郑和下西洋,几乎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利益。
胡椒他们买不起,各种珍奇异宝那就更不用想。
郑和带回来的那些热带水果,老百姓别说吃了,见都没见过。
像榴莲等一类的东西,别说在永乐大明了,就是在后市很多人看着那价格,都一阵肝颤。
朱瞻均对郑和下西洋的举措,评价是:意义大于实际。当然,这也只是针对当前行为,而非对后世历史等一些举措的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