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连东吴都是曹营的(2/5)

这禽滑忌没有家人在冀州,自然也不会来兖州。

缺乏控制的手段,很难让他安心扎根在兖州。

图纸就是钩子。

墨家至宝的工造图,一代代匠作,都在找的东西,居然在兖州出现了……禽滑忌心忖。

“我还有一卷图集,内有诸多工造图样,包括这墨工匣的具体制备方法。”曹操说。

墨工袋是墨子亲制。

其他墨家工学,能制出低一等的墨工匣,便是最高成就。

所谓墨工匣,是个小木箱,也能开拓出空间,似小实大,装许多东西,很神奇。

曹操略作解释,禽滑忌已是心绪起伏,想求取曹操所说的图卷一观。

曹操示意刚才拿出来的图纸:“能做出这其中六成的造物,图卷借你一观,做出八成,图卷送给伱。”

禽滑忌回看图上的诸多纹样,有盾,甲,弩,还有大型的攻城车。

包括农事耕作的几件器物。

禽滑忌指着图上的另一份图样:

“这幅图样有巧思,却不完善,多是猜测所绘,不懂工造之巧。这是谁设计的?”

禽滑忌所指,是曹操凭后世记忆,画出来的诸葛连弩的简单构造。

当世已有连弩。

但做不到诸葛连弩,一匣十余发短弩的连射。

诸葛连弩是诸葛亮改良设计的,在弓弩上方加了个‘箭匣’,相当于弹夹,将弩箭的续发能力,提高了倍许还多。

曹魏后期曾反复研究,却只将弩箭的连发能力,提高到诸葛连弩半数的水平。

这就相当于单发shǒu • qiāng,变成冲锋枪的配置改进。

从构思层面来看,并不复杂。

上方加箭匣,弩箭装在其中,发射出去后,匣中箭矢,自行下沉充填。

但想实际作出来,涉及到连发不能卡箭,内部压力,机扣的精密配合等等。

曹操凭记忆,画出图样,只是个大概,让巧匠现在就开始研制。

看看有没有可能让诸葛连弩,提早面世。

此外,还有一种弩车。

如果能做到连发,便有可能达到摇橹式的多次发射,一旦成功,就能连发射出强弩。

用来打阵地战和城池攻防,威力可想而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