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官渡之战(4/5)

其殿后的兵马,将被全部吃掉。

冀州中军后撤,曹操并未传令追击,全力围杀被留下断后的数千部众。

骄阳西落。

战场上尸体横陈,血色浓重。

残肢,断折的旌旗,破碎的甲胄,投石机投射的巨石,处处都是厮杀后的景象。

冀州军的大营内,气氛沉重。

袁谭的肩胛,腰肋两处受创。

虽然人被救回来,但只剩一口气,昏迷不醒。

麹义面色阴沉,从帐内走出,离开军营,来到营地外的一处矮丘后。

这矮丘后,居然藏了不少冀州军。

地面更是被挖开四五个大洞,其内幽深。

“挖的如何?”

“这里土质不坚,推进很快,只等将军下令,便可挖入曹营。”

冀州军作战有两样法宝,一个是弓弩,一个是地道战。

这两种手段,曾力克公孙瓒,遂在冀州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除了弓弩,冀州用来挖掘作战的工兵队伍,多达三千人。

而麹义早在来官渡建营的时候,就暗中下令,找到一处隐秘地点,开始挖土作业。

利用土丘遮掩,规避曹军的瞭望,又位于自家斥候巡视范围内,避免了被兖州探查发现的可能。

随着冀州军官渡营地的建成,地道也在多日挖掘后,到了可用的时候。

麹义亲自进去查看。

从入口进来,内部有多条运兵道,往曹营方向延伸。

以千计的挖掘队伍,运铲如飞,挖的又快又稳。

冀州特制的菱形铲头,能将挖掘的声音降低到最小,防备被曹军听到动静,保证了隐蔽性。

但麹义仍不放心,问道:

“挖掘过程,有没有异常?如在地面设听管,能不能听到动静?”

“将军放心,我们自己也有人在地面聆听。

地下兵道的开凿,深度超过普通地道倍许,不仅声音小,且不易塌陷。”

“内部再以木柱支撑,可保证安全通行。”

铲土队大队长李素,年仅四十,臂膀孔武,一脸精明的道。

袁谭受伤,麹义必须尽快取得胜利,才能面对袁绍,不然很难交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