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得荆襄,收获之大(2/5)
他连写两封圣旨,遣人急送荆州。
————
曹操领兵来到襄阳,时间是十二月下旬。
城头处,蔡瑁等人,远远的观望着接近的曹军。
黑压压的兵马,队列井然。所携兵锋,联动天地般,远隔数百丈,也能感觉到一种杀机寒意。
“来的可是曹军名震天下的虎豹骑?”
“正是。”
“观其兵势,气血成锋,果是百战雄兵。”
“我一力主张早投曹营,可曾有错?”蔡瑁对左右笑道。
城头,几人低声交谈。
当看见曹军众将,簇拥着一个骑在高头大马上的身影时,蔡瑁,张允,蒯越、韩嵩、王粲及傅巽等人,争相下了城头。
一干人要亲自去开城门,举止殷切。
所谓时势比人强。
曹营的优势太大了。
众皆感觉难以抗之。
故而选择投降,既能保全自身,又能让荆州免于战乱。
“魏王,瑁与您多年未见,近来常念及儿时趣事。”
别人都没抢过蔡瑁。
他第一个打开城门,快步靠前。
曹操扬了扬嘴角。
蔡瑁选择投降,是审时度势的结果,跟俩人小时候的感情,没一毛钱关系。
蔡瑁此人缺忠义之心,刘表是他姐夫,刘琮是他外甥。
两人都待他亲厚。
真要说感情,刘表,刘琮与他,比曹操亲的多。
不过一码归一码,蔡瑁主张投降,让曹营得了襄阳,是大功,当厚赐,以鼓励其他人投效。
“多年不见德珪,今日相见,确是不胜之喜。”
曹操态度温和,让士卒让出一匹马,准备和蔡瑁并骑而行。
蔡瑁大喜执礼,连称不敢。
“请魏王入城。”众降将齐声道。
曹操骑着马王绝影,悠然入城。
身后众将随行,蹄声敲击着长街上的青石,声声震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