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改稻为桑(2/5)

如今南梁的上层风气日渐糜烂,建康开始追求各种奢侈享受,各种珍宝的价格日益走高,就是朱异是萧衍的重臣,也已经吃撑不起建康的奢靡消费了。

如果只靠着俸禄和建康周围土地,朱异也很难过上奢靡的生活。

所以将宝贵的土地从种植价格低廉的粮食,变成种植桑树然后纺织丝绸,反而是最符合经济规律的选择。

这就和后世一样,经济发达的省份往往不愿意遵守耕地红线,更愿意将农用土地转变成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就是因为土地用来农耕出产的价值太低,远不如用来开厂和造楼。

萧衍还没有完全糊涂,他想了想说道:

“那就先在建康附近施行一下,如果效果好再推广到全国。”

朱异立刻说道:

“臣这就去办,尽快让建康百姓都能穿上罗绮,让陛下得到大功德!”

萧衍大笑起来,却没有见到他刚刚赏赐下去的绢帛,已经被庄园主给抢走了,庄园监工用鞭子抽打刚刚那个老农奴,将他身上仅存的单衣都抽破了。

萧衍也没有看到,在这盛世的景象下,靠近城市的百姓逐渐放弃土地,选择进城做工。

识字的在寺院抄经,有点力气的则进城给达官贵人们抬轿子,甚至就算是在城内乞讨,也要比在乡野种田赚得多。

南梁的上层贵族们,连乘坐马车都认为是卑贱的事情,出行都要用人抬的轿子。

一堆被封了武将职位的勋贵子弟,甚至从出生以来都没有骑过马。

只是萧衍完全都沉浸在健康的繁华之中,忘记了国家的根本是什么。

甚至面对这一次北魏大荒的好机会,萧衍也因为上次北徐州的战事被吓到了,拒绝了陈庆之领兵出征的请求。

——

从某种程度上,苏泽救了萧宝夤。

北方的蝗灾被苏泽挡在了夏州,蝗虫群并没有飞入关中,给萧宝夤造成更大的压力。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破六韩拔陵兵败后,带领十万六镇兵南渡黄河,加入到了胡琛和莫折天生的造反集团中,大大增加了关中叛军的实力。

但是同样是苏泽在夏州接收了六镇遗民,让这十万造反生力军没能进入秦州泾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