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朝堂无高公,如黑夜无皓月(2/5)

“那是,那是!”

“难怪今天这么多官老爷跑来,都是来巴结新首辅的啊!”

“哈哈,看破不说破。”

议论声中,站在最前面的王遴看了看天色,问旁边的一位青袍男子。

他个子不高,长相俊伟,在一群绯袍官员中鹤立鸡群,却泰然处之。

“元川,有问新郑公的船什么时候能到?”

“通州那边传来信,新郑公昨晚子夜到得通州码头,不歇气,马上换了快船奔京城来了,学生问过码头上的管事,按照行程,应该再过两三刻钟能到。”

说话的是韩楫,山西蒲州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观政通政司。散馆后授刑科给事中。

上三疏大言“君道在正始”,首辅徐阁老盛赞,称之为“中兴第一疏”。

历史上他是被主持会试的高拱点中,拜其为座师。

这一世高拱被叫回原籍,也就成不了韩楫的座师。

但他曾经在杨博门下学过两年,被书信推荐到高拱那边。进京应会试时,还特意跑去新郑,登门拜访高府,与高拱相谈甚欢。

然后得高拱书信,托京中好友多多照拂,还是成了实际上的师生。

“那就好。元川啊,吾等正义直臣,等了两年,终于等到了今日!”王遴感慨地说道。

旁边的众人纷纷附和,神情激动兴奋。

他们不是高拱旧友,就是高拱的故吏门生。

一刻钟刚过,一艘官船徐徐驶来,看桅杆上挑着的旗子,上书:“奉诏回京新郑高府官老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