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徐阶心虚了(3/4)

一是贪财。

徐璠长大的时候,正是徐阶最艰辛的时候。

那时的徐璠跟着父亲吃尽苦头,尝尽了人间冷暖,所以只要有机会敛财,田地、商铺,他都会毫不迟疑地下手,想法子搞到手。

其次是为人太仗义,过于轻信朋友。

能急人之急,凡宗党亲知、故交朋友有迫于役、窘于讼以情实告者,靡不力为之扶助。往来有一群朋友,自诩为竹林众贤,吴中诸子,徐璠对这些人却是肝胆相照,无言不信。

会不会这些朋友里,有人设计构陷,引得大郎跳进陷阱里?

徐阶细细琢磨着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闻到了浓浓的阴谋气味。

高拱在三镇清丈田地,朝臣们都心知肚明,这是在为清丈天下田地做准备。

高大胡子是什么人,徐阶还是知道的。

心高志远,现在与西苑和解,得到了太子一党的鼎力支持,他一定要办件大事,名垂青史的大事!

清丈田地!

然后自家老大不顾自己的再三叮嘱,“买”了五万多亩良田,还要隐匿田赋,然后引得松江知府蔡国熙在自家府门前下跪,还好巧不巧地让一直盘桓在南直隶的海瑞遇到。

徐阶感觉到一张大网,向自己和徐家兜来。

是想拿我徐家做骇猴的那只鸡吗?

遇大事要有静气!

徐阶回忆急信里说的情况,再细细琢磨了一回,发现自己长子犯下最大的错就是过于自负,逼得蔡国熙带着两位知县在府门口当众下跪。

蔡国熙好歹也是两榜进士,朝廷命官,徐府大郎逼得他当众下跪。

难道在徐府心里,家里有一位阁老首辅,就可以把两榜进士,朝廷命官不放在眼里,可以随意作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