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 叶相:还好老夫早有准备!(3/4)

女子落落大方的坐了,笑道:“近日来京,听闻府上欲聘女先生一名,小女子自不量力,想试一试。”

“好说。”

贾蓉也坐了,笑道:“敢问姑娘仙乡何处?”

女子道:“姑苏。”

贾蓉道:“好地方,人杰地灵。”

“不知姑娘家中……”

女子:“无父无母无亲。”

贾蓉:“……”

这可真是……

女子接着解释道:“家祖李焕英,曾官至礼部尚书,后因直言进谏得罪太上被贬云南粮道。”

“原来是忠臣之后,失敬了。”贾蓉拱了拱手。

女子忙起身,万福。

“公子切莫如此,如今小女子不过是无家可依的可怜人罢了,哪里当的起忠臣之后。”

“李姑娘坐下便是。”贾蓉淡淡一笑,道:“请恕在下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敢问李姑娘可有证明身世的文书?”

女子早有准备,自衣袖中拿出文书,递给贾蓉道:“自然有的,请公子过目。”

贾蓉接过本子,仔细看了,果然是景然年间曾官至礼部尚书的李焕英之孙女,名:李颜玉。

可以算得上书香官宦人家的女子了。如此一来,身世清白自然没有问题。

当然,贾蓉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一下,看看是否属实。

但那是后话。

看完之后贾蓉把文书还给李姑娘,笑道:“在下还需提问两个问题,若姑娘都答出了方可留下,至于李姑娘有什么条件,只管跟在下提出便是。”

李颜玉收起文书,笑道:“公子请出题。”

贾蓉道:“姑娘四书五经都读过么?”

李颜玉点头:“略读过几遍。”

贾蓉想了想,出了一题:“教之所由废也,因何?”

李颜玉略一沉吟:“发然后禁,时过然后学,杂施而不孙,独学而无友,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不错!”

贾蓉拍手笑道:“下一题不用出了,现在正式聘请李姑娘为我宁国府西席先生。”

这一题极偏,是《礼记》里面一道题目,若非熟读四书五经,并且融会贯通,是不可能短时间作答而出的。

由此,贾蓉更加笃定了李颜玉必定是书香门第里面走出来的姑娘,否则段然没有这般见解。

李颜玉眸子一亮。

西席先生可比女先生地位高了很多,而且受人尊敬。

“多谢大公子。”

“李姑娘客气。”贾蓉笑道:“不知李姑娘有什么要求?还请尽管提出,能答应的在下一定不会推辞。”

李颜玉道:“只需要小小一间清净的院子,一日三餐素斋,其余别无所求。”

“哦?李姑娘吃素食?”

“嗯,不瞒大公子,小女子自幼入了空门,带发修行,法号妙玉。”

贾蓉:“……”

妙玉:“怎么了,公子?”

贾蓉:“额,没什么。”

“有一点要跟李姑娘说清楚,你带发修行的事情要尽量保密,还有,不可以教我们家姑娘任何与佛,道有关系的书籍以及思想。”

妙玉笑道:“公子放心,我晓得。”

二人既已商定,贾蓉即可命人在东跨院暂时打扫了一间厢房,妙玉带着两个婆子一个丫头住了进去。

因已经接近年关,暂且商定今年先不教书,明年开春时开始教课。

惜春原本是有些不情不愿的,待见了妙玉几回逐渐熟悉起来,也不那么排斥了,早早的每日前去给老师请安。

妙玉对惜春也是格外喜欢,二人越说越亲近,大有相见恨晚之意,甚至弃掉了老师,学生的称呼,彼此以姊妹相称。

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自那日贾蓉去看林黛玉被撵出来之后,一直没有再去,黛玉也一直没过来。

这两天贾蓉就感觉心里十分不得劲,就连写文章都没那么流畅了。

不行,得去招惹招惹。

这么想着,贾蓉就不写了一半的文章丢下,起身往荣国府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