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商业富国(2/5)
陈策微微摇头,对秦紘道:“不怪户部,是整个国家政策导致的,士大夫们从未真正了解过商业,也从未看出商业的巨大潜力,不然不至于让户部财政如此捉襟见肘。”
秦紘眉宇微蹙,显然陈策的理念和他背道而驰,不过秦紘并非迂腐的士大夫,还是耐着性子问陈策道:“陈公子此话何解?”
陈策对秦紘道:“我虽不知大明财政收入情况,但我想现在户部的主要税收来源都在田地,至于商业税收只占一小部分,而且还是很小一部分。”
秦紘道:“这难道不是正常的事么?本身商业就没多少潜力,又能征收多少呢?”
从洪武开始,大明就一直重农抑商,国家建立初期这无可厚非,那时的第一需求一定是填饱肚子,鼓励农耕是基本国策这没错。
随着时间的发展,到明中叶,真正饿肚子的百姓已经没多少了,可朝廷户部的财政依旧不甚乐观,土地兼并只是一部分,商业税少收或者不收,才是最严重的问题。
从没有人真正去认识到大明商业的潜力。
导致这种现象其实也正常,大明的商业税种和农业税不同,农业税有固定资产,土地就摆在那里,每年收成多少都能精准计量出来。
但商业不同,大明商业税实际上就是营业税,它并非是按照利润去征收商人们的税,而是按照经营过程中实际收入来征收的营业税。
这会导致一种很严重的问题,许多商人压根不赚钱,但因为产生收入,还是要缴纳收入这部分的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