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太后可记故秦旧事?(4/5)

“咸阳城更加的巍峨古朴,比起来长安城却差了几分的华丽,长安城虽然华丽但比起来咸阳城却少了几分的古朴。”

他幽幽的叹了口气:“这也是秦与汉的不同啊。”

陈拓跟在陈居的身后慢慢的走着,一边默默地听着陈居说着当年的事情,陈居如今的确是年岁渐渐地大了,开始喜欢回忆起来当年的事情了。

陈秋、陈辟两人则是你看我、我看伱,有点听不懂,但还是乖巧的跟在两个大人的身后默默地走着。

两人一边走,还一边看着这周围的一切。

长安城的华丽在三个人的心里都留下了一个淡淡的影子。

陈氏的下一代,或许注定和前面的众多前辈们都有所不同。

这或许就是秦汉两个不同的时代带给生活在时代里人们的区别。

德仁元年

天子即位之后对于朝政的处置并没有太多的干涉,这位即将加冠的少年郎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乖顺”,或者说他本来就是这样一个人。

刘盈在尚且是太子的时候就已经较为怯懦。

这在太子时期或许是一个不太好的性格,但当他成为了天子之后,尤其是在他拥有人才济济的朝堂的时候时候,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优点了。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

这个复杂而又刚才结束了动荡的时代,正巧需要这样一位“安定而又平和”的帝王。

朝堂上的臣子们在经历了高皇帝了之后,又经历了这样的一位皇帝,他们也觉着前所未有的快乐。

没有高皇帝的霸道!没有高皇帝的地痞流氓气!

他们给天子冠上了“仁德”的名声,而在他们的推动下,朝廷倒也没有施行什么新的政策,而是继续施行当年高皇帝再世的时候推动的“休养生息”政策。

在施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同时,他们反而倒是还推行了另外的一些政策。

比如将一些过分残酷的刑法限制在了某种“罪名”当中,除却这种罪行之外,其余的罪名不可动用这些残酷的刑法。

在这样的基础下,大汉继续推行减轻刑法、重视农耕、推动以农为本的基本国策。

大汉的经济逐渐的开始恢复了。

德仁元年的冬天。

大雪在这一年的秋末缓缓的落下,覆盖在了大地之上。

未央宫中

吕雉依旧霸占着未央宫未曾让出去,朝堂之上对此倒也是没有说什么,毕竟如今的天子刘盈还没有大选后宫,所以太后占着也就占着吧。

皇帝都没有说什么,他们这些当臣子的还有什么可说的?

但.在德仁元年的这个冬天之后,德仁二年的春天来了,随着春天一同到来的还有一些不太好的苗头。

丞相府内

陈彼、萧何二人坐在那里,对立而坐,两人脸上的神色都有些不太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