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朱允熥的建议(4/5)

“也就不愿意进入武学。”

“偶尔有一些能吃苦的,能力也很不错,加上父辈荫庇,他们根本不需要进入武学,也能建功立业,平步青云。”

“武学便成了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实际上,早在北宋第一次兴办武学的时候,便只置办了不到九十天,就废除了。

原因是根本招不到合格的学生。

后来虽然再次开办,但仍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老朱开办武学,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

自古“穷文富武”。

穷人家缩衣节食,挤一挤还能勉强供孩子读书。

但学武的话,那是真的供不起啊!

光是吃的,对穷人家来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若按工价折成收入来计算的话。

这个时代的粮食比后世贵几十倍。

学武又必须要吃得好。

对富人家的孩子来说,他们虽然吃得起肉。

可问题是,为什么不学文,却要从军习武呢?

受苦受累不说,还要上前线打仗,危险无比。

至于常升这类武将勋贵子弟,躺在父亲的功劳薄上吃喝玩乐,才是他们的人生理想。

算来算去,无论哪一类人,都不愿意进武学。

连合格的学生都招不到几个,自然也就很鸡肋了。

不过,朱允熥很清楚这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