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扩充航运的良机(4/5)

“嗯,亚洲这一块,运输成本要低不少,这样正常海运,倒是没问题。”杨文东接着说道:“但欧美的话,还是要我们统一运输才行。”

魏泽涛同意说道:“是的,只是一艘船的运力,也是跟不上我们产能的扩大速度的,特别是美国那边,3M那边的反馈,拉杆箱在美国销量也非常好。”

“所以还是得继续买船啊。”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继续盯着全球市场,看看有哪些货轮在出售。”

魏泽涛答应说道:“好的,我会让国际中介追查这件事,老孙,这件事你也有你的人脉,也请关注一下。”

“好。”孙志伟顿了顿,说道:“杨生、魏生,其实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知道美国政府,意图出售当初在二战时期,紧急建造的货轮。”

“二战时期建造的货轮?”杨文东顿时想到了简陋版的二战航母,随后问道:“这些船的质量怎么样?”

“不算好。”孙志伟解释说道:“据说当初二战之时,时间非常紧张,造的船,跟正常船没法比,因为跟飞机一样,很多船可以服役一两年就会被击沉,所以当时那种环境,造质量好的也没什么意义。”

魏泽涛问道:“那这些船,现在还能用吗?”

“能用,但是要修修补补,外加更频繁的检查。”孙志伟说道:“它们用的也是40年代初的发动机,甚至就那个时候可能也没有完全用最新技术;

所以油耗很高,据说只有少数地方的船东才愿意购买,美国政府其实是准备当废铁价格卖掉的,因为拆船反而更费钱。”

“油耗高一点倒好说,但安全会不会有问题?”杨文东又问道。

油耗高一点,哪怕性价比比不上其他二手船,但能够在短时间内给自己获得不少船只来运输货物,那肯定是划算的。

毕竟其他船只需要等待市场有机会出售,还得谈价耽误时间,新船就更别想了,又贵还需要等一两年。

只要安全方面没有问题,其他的无外乎就是多投入点资金,只要能够保证自己的产品能够运输到欧美,那才是最重要的。

孙志伟说道:“安全方面问题不大,当初美国船厂造这些船的时候,或许不在乎油耗,但安全是肯定重视的,再说,我们也可以自己或者请三方机构去检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