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会面港督与投资条件(3/5)

随后西格尔便带着杨文东,进入了港府办公楼的内部,来到了最深处的一间房间。

这里的门口有一名约30岁左右的白人金发女性,看到西格尔及后面的杨文东后,电话汇报后,便让二人进去。

在总督办公室的里面,一名高瘦男子,看到来人后,也是站了起来,笑着说道:“这位就是便利贴大王,杨生吧?我也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了;

用中文来说,就是英雄出少年了。”

“港督先生,您好。”杨文东礼貌说道:“非常荣幸您能够知道我,港督先生您可是港府开埠以来,最优秀的港督之一了。”

这句话倒也不算吹捧,“之一”这个词,反正不知道分母是多少。

且柏立基,本身也算不错,这位港督在来港之前是在新加坡做总督的,任内化解多场宪制危机,并参与自治谈判,算是维护了大英帝国的威严,同时,也避免了可能性的军事冲突。

58年来港后,虽然不如麦理浩那样整顿吏治与腐败,但也做出了不少的成绩,特别是推出廉租房、兴建多家医院与学校、以及跟内地协商买水,解决香港长期以来的缺水问题等等

“哈哈,杨生客气了。”柏立基听到夸赞自己,也算是很开心,随后说道:“请坐。”

“多谢。”杨文东回道。

二人坐下后,随意寒暄了会,柏立基便直入主题:“杨生,香港境内大量失业的问题,我想你也知道,现在它已经成为了港府乃至香港社会的难题,港府如今每个月都要投入百万来帮助这些人。

而你们公司,既然也有着要组建一个大型工业园区的意愿,所以我想早日推动这个项目落地。”

“百万?”杨文东有些惊讶,问道:“观塘那边应该不至于需要这么多资金吧?”

柏立基摇头说道:“观塘那边,只是其中一个问题罢了,可能杨生并没有关注,这几年,来香港的难民数量特别多,一个月就有几万人;

加上本土本身就有很多人没有工作,所以港府在这方面的支出是非常的大。”

“难民?”杨文东点点头,这几年来香港的人非常多。

不过,这些人其实也是未来香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为这些人很多都是有学历的,随着他们的不断涌入,香港制造业的人工成本也不会如同其他国家地区一样提升,从而带动了工业的发展。

只是,最初几年肯定是比较难熬的,对整个社会都是一种挑战,几十万年轻人,如果吃不饱肚子,估计会让港英政府的人夜不能寐了。

“对,你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柏立基说道:“我也就不多说了。”

“嗯,好。”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我也就直说了,作为香港人,我的工厂要大规模扩大,自然首选地就是香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