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4/5)
回来之后两人未歇多久已到傍晚,又是一番热闹过后,叔侄二人各自休息不提。
两天后的一早,冯天养带着早就准备好的行囊来到苏峻堂的公房。
“怎地不穿官袍?”
苏峻堂见冯天养依旧是往日一般的打扮,有些好奇。
“道台大人身居四品,卑职不过八品,在您面前穿官袍,旁人见了,怕要说卑职得意忘形。”
“不必如此生分,你我也算是同患难了一遭。吾欲收你为徒,举你入省学,来年本府乡试时考个举人的身份也算是迈上正途了,只是不知你意下如何?”
苏峻堂捋着胡须,笑意盈盈的开口,却是让冯天养又惊又喜。
“此事固学生所愿,唯不敢攀附,学生叩谢恩师。”
冯天养神色恭敬,端端正正的给苏峻堂三叩首行礼。
“起来吧,收你为徒,亦是为师荣幸,我听闻你尚未取字,斟酌数日,终得一好字,曰持正,愿你展鸿才而持本心,遂大志能行正道。”
苏峻堂将冯天养扶起,面露欣慰之色的开口说道。
收冯天养为徒是他认真思考后做出的选择,一则他看中了冯天养身上的才华,不仅是《南海诸夷简略》一书之中难得的辩证思维,还有冯天养办事中展露的周密心思与能力。二则他更看出了冯天养低调面孔下暗藏的野心,认定冯天养绝不心甘做一无名之辈,此处若不能一展宏才早晚别投他处。
而此番与英人交涉,苏峻堂也察觉到对方修约态度强硬,今后少不了要和英人打交道,而冯天养此番表现出的能力正是今后所必需之人,因此才会力劝叶名琛重用他。
规劝叶名琛重用冯天养未果后,苏峻堂苦思良久才做出此番决定,其中心思从为冯天养取字便可见一斑。
“多谢恩师赐字,学生感激不尽。”
冯天养深深鞠躬,心中很是感动。
穿越以来除了自己的三叔,还未曾有人对他如此亲近,虽然苏峻堂收自己为徒多少有些功利之嫌疑,但自己这一拜师,将来的路无疑会好走得多。
“不必做此儿女态”。苏峻堂招手示意冯天养坐下,然后取出一碟文牍交给对方:“这是部堂亲拟给英夷的回函,你拿去后务必认真仔细翻译,部堂钧令已下,两日之后我们又要再赴新安,与英方交涉。”
“学生遵命。”
冯天养接过文牍,见苏峻堂挥手示意他离去,便躬身而退。
这边苏峻堂打发冯天养离开,迈步来到后堂,未见到叶名琛,只见得赵寒枫一人正在整理书案,两人相互拱手致礼后落座品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