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姑奶奶:陛下跟你父亲真像(4/5)
“既然陛下如此自信,那为何还要让稚奴留在长安平稳局势。”
“老身是老了,可还没到老眼昏花的地步,陛下之意,昭然若揭,真当别人看不出来吗。”
说到这里,同安大长公主看着李世民盛怒的面容,突然重重的叹息一声。
语气有些意兴阑珊:“我老了,老得都快走不动了,不想再跟陛下争执了。”
“如果陛下心里还有我这个姑姑,那就放稚奴回去吧。”
“他真的太小了,当年陛下雁门救驾,都已经是十六岁了,可稚奴明年才十五啊。”
听到同安大长公主的语气软了下来,看到其苍老的面容。
李世民的怒气也消散开来。
“姑姑,这事没你想的那么夸张。”
“朕不会让事情发展到那般程度的,也不会一直把稚奴留在长安。”
“明年就要征讨高丽了,届时太子跟青雀,都会领兵出征,等他们回来,朕自然就会让稚奴回晋州。”
“太子跟魏王的争斗,朕心里清楚,但还没到那般生死相见的地步。”
“况且稚奴留在长安,亦是好事,能让太子跟青雀把控自己的言行,总有些顾忌不是吗。”
“姑姑应该知道,现在青雀的心思,都在操练府兵,打造海船上。”
“太子的心思,也全在讲武堂里,整日整日的在进行操练。”
“他们都想在对高丽的战争中表现自己,拉拢稚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害他呢。”
李世民把稚奴留长安,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至少以目前的局势来说,稚奴的存在只会让局势平稳,而不是让局势变坏。
最主要的是,稚奴性情温和,且没有夺嫡的想法。
一个不能夺嫡的皇子,自然就不会对太子产生危险。
现在太子的势头很强,比曾经还要来得更强,这就保证了太子一直在争斗中保持优势。
李世民要做的,只是略微削减下太子的优势就行了。
从最近的一些事情,比如齐王李佑的谋反,李世民觉得太子是在乎兄弟情的,这让他心里头放心不少。
至于会不会发生跟自己一样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觉得不可能。
之所以有玄武门之变这样的事情,是因为大唐江山大半都是他打下来的,大兄只是坐享其成。
况且率先发难的,也是大兄李建成,而非是自己。
他只不过是被逼反击。
那时候的父皇,也已经管控不住大兄跟自己了。
跟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
如今有自己的压制,太子跟魏王的争斗,会被把控在有限的范围内。
同安大长公主听到这话,就已经明白,自己不管怎么去劝说,都已经劝不动李世民了。
他这是铁了心,要把稚奴留在长安。
至于说的那些借口,难道当初李渊就没想办法去平稳他们的兄弟关系吗。
叹了口气,同安大长公主道:“陛下既然已经想好了,老身就不多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